道家谈天地不仁天道,那可以说是不可抗拒自然规律。
墨家谈权衡大利小利,那可以说是长久来看大利剩余眼前小仁义。
如今距离历史上出现“天下大同”概念还有百五十多年,墨家在适修正下,终于提前喊出来这个充满诱惑力遥远理想。
天下归公。九州归。人人兼爱。为利天下。各尽所能。各事所喜。是为大同。
这个修正过大同概念,墨家滋味更重,尤其是“各尽所能、人人兼爱、每个人从事都是自己所喜欢出于兴趣工作、人人为为人人”内容,更是这些年墨家在泗上宣传现实和未来总结。
儒生也不是原教旨。
墨家和杨朱发展,催生儒家自革新,填补漏洞,造就孟子;战国末年,各国集权,顺应时代,荀子脱颖。
到秦末,“克己复礼”已经不可能实现时候,儒生们需要个新“遥远理想”,于是融合道、墨两家想法,弄出“天下大同”。
克己复礼往后看,天下大同往前看。
就像是鲶鱼效应样,原本历史上,杨朱、墨家、道家、黄老诸多学派催生着儒学自变革,可最终又回到“存天理、灭人欲”儒教。
而“事其所喜”这句话,更是对于刚才人性观种加强,现在墨家还担着“无父禽兽”骂名,那些颇有兼爱想法大同理念,是二百年后儒生认可大同,却是现在儒生所反对“禽兽”。
那儒生闻言,仿佛是个老鼠落入到开水当中,惊声尖叫道:“放屁!放屁!大放其屁,臭不可闻,祸乱天下,当诛!”
“若满足人需求就是人性,那不是天下要大乱?”
“农夫求利,就要悖礼,想要耕种自己土地,不再去公田劳作;拥有百里封地封君求利,就会想办法作乱从而有千里封地;拥有千里封地封君求利,就会想办法作乱从而有国封地。”
“人心求利,正是天下大乱根源。你们墨家居然说求利就是义,求利就是人性,并且要顺导人性,这
诸子百家,哪派学说发展到最后,都是兼容并蓄各自吸收。
可关键就在于内核。
内核保守,最终那些吸收东西都会被同化。
儒家那套内核,永远绕不过去坎,就是资本时代初期种种罪恶和仁义关系,只有谈利、谈不可抗拒天道,才有可能迈过去。
道德礼法特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或许能有,但适觉得自己水平还不足以构建完整符合资本原始积累时代新儒学体系,所以索性还是把内核变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