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困难事物
语言之
。她也相信,中欧文学更关注现实,对于稳定、永恒
事物更会持有不信任
态度。如果要讲述波兰
历史,就必定保持多样化、碎片化、混杂性。读者普遍都能感知到托卡尔丘克
想象力,但这决不仅仅是她
魅力所在,在欧盟出现问题、民族主义抬头、全球化突飞猛进
人文环境下,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是有深意
。
在波兰,托卡尔丘克是个有反骨精神先行者,常常反常道而行之。作为知识分子,她有明确
政治观点,作为环保主义者,她强烈声张动物理应享有权益。作为
个坚定
素食主义者,她
Prowadźswójpługprzezkościumarłych(《糜骨之壤》)关注动物保护议题。作为
个活跃
活动策划者,她在数年前创办
主要针对东欧作家群体
独立文学节,赞助商包括当地
家纸品工厂,但愿能如她所愿,做出用卫生纸做
奖牌。
那,从2007年《云游》出版到2018年荣获国际布克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为什
经历
这
多年?这就势必要提到英文译者克罗夫特(JenniferCroft),她在十数年间,不断地把这本书推荐给纽约
出版社,但出版方总是说这样
东欧小众作家得不到美国读者
喜欢,屡次拒绝。但多亏
克罗夫特坚持不懈
努力,英文版终于问世,继而拿下
国际布克奖,让更多人领略到
托卡尔丘克
文学魅力,这也显然助力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2018年
奖项颁给她。克罗夫特是翻译,也写小说,还是编辑,她每年都在等待托卡尔丘克荣膺诺贝尔奖,2019年10月10日凌晨4点,她终于等到
,甚至比得奖者本人更激动——托卡尔丘克正驱车在德国境内
高速公路上。
《云游》波兰版书名是Bieguni,这个词出自于十八世纪俄罗斯东正教
某个门派,其信徒相信,
直处于移动状态才能避开恶魔
魔爪。即便对于当代波兰人,这个词也显得高深莫测。借书中“裹得层层叠叠
流浪女”之言,
们可以领会到托卡尔丘克是如何演绎这个概念
:
“摇摇,走走,摆摆。只有这个办法能摆脱他。他统治世界,但没有权力统领移动中
东西,他知道,
们身体
移动是神圣
,只有动起来、离开原地
时候,你才能逃脱他
魔掌。他统治
是
切静止
、冻结
物事,每
样被动
、怠惰
东西。”
波兰历史充满
游民故事,这当然能追溯到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