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手中抢回来,采取从王莽
“限田令”,到光武帝
“检核垦田”,再到北魏
“均田制”,最后到隋文帝
“大索貌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直到隋炀帝才想明白,世家大族
出现,主要是因为人才选拔机制
漏洞。只有打破用人
框框,大家族
根基才会动摇。
因此杨广创立著名
“科举制”,以打破士族对官位
垄断。科举制
最大特点是标准统
、可量化,把以往混乱无序
选官手段变成
理性化
制度。这
制度成功地打破
门第、地域、年龄界限,具有相当大
开放性和
定
竞争性,不能不说是
个非常“现代”、非常“理性”
产物,体现
中国传统社会难得
科学精神。作为社会政治领域
项重大发明,和世人皆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比,它毫不逊色。
这制度让底层
人才能脱颖而出,士族失去
对官位
垄断权,推开
门阀世族势力消失
大门。但是任何
个制度
成长都需要时间和环境,科举制并不是
下子就发挥
扭转乾坤
作用。隋代很快灭亡,这
制度基本没发挥作用,整个隋代“秀异之贡,不过十数”,
共才取
十来个人。就是到
唐代,科举在选拔*员
过程中,仍然只起
辅助性
作用。唐代289年间,进士及第者平均每年只有22名,90%
*员还是因为门第和军功等入仕。因此,虽然唐初皇帝曾经大力打击门阀势力,但是中唐之后,门阀复盛,荥阳郑氏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
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称;清河崔氏中唐后也陆续有八人为宰相;山东五姓世代通婚,不与外族为婚;高门士族甚至瞧不起皇室,不愿与皇帝联姻;唐文宗时,宰相郑覃宁愿将孙女嫁给士族出身
九品小官崔皋,也不肯与皇太子联姻。唐文宗尴尬地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
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6]
们李家当
200年皇帝,仍然比不上世家高门啊。
因此,科举定程度上只是政治
装饰物,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世族政治
种种弊端。唐代实际上仍然是
个基本上由世族控制
社会,比如在中央,皇族内斗重重,在中央与地方
关系上出现
问题更为严重,出现
漫长
藩镇割据。事实上,大唐虽然号称289年,但是统
时段不过137年,藩镇割据却长达152年。接下来
五代十国这另
个分裂时期,其实也是藩镇割据
延续。
中国古代社会彻底改变,是从宋代开始
。宋代为
解决武将当权问题,才开始真正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