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可世,卢粲坚持两次封驳制书,直至获准。
唐代政治文明另
个进步是完善谏官制度。谏官虽然古已有之,但是唐以前不仅谏官废置不定,而且编制也不固定。唐代谏官制度完善,谏官数量众多。[4]“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谏议大夫四人,正五品上,左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左拾遗二人从八品上。”
唐代统治者主动培育诤谏精神。唐太宗说:“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有人说有权力就要任性
点、潇洒
点,为所欲为。
却认为最好经常怀有敬畏之心,才能当好皇帝。有
次,唐太宗弄到
只很漂亮
小猎鹰,正拿在手上玩,魏征来
,要和皇帝商量事情。唐太宗怕魏征批评他不务正业,赶紧把这个小猎鹰揣怀里
。魏征
看,唐太宗衣服底下怎
鼓鼓囊囊
,肯定有问题,于是就故意说话说得长
点,想看看到底怎
回事。结果等魏征终于说完
,走
,唐太宗把衣服解开
看,小猎鹰已经在怀里闷死
。
因此,唐代谏官权力极大,而且言无禁忌,甚至可以在奏折中公然谈论皇帝性生活。比如朱敬就在奏折中直接批评武后弄
太多
“内宠”,说您有这方面
欲望,大家都能理解,找
两个“男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问题是现在弄得太多
,缺乏节制啊。“嗜欲之情,愚智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则前圣格言也。”
有学者以两部《唐书》为根据,算出唐代谏官进谏成功率为68%。而且“唐代虽然拒谏时有发生,但是因进谏而身亡事件极为罕见”[5]。
唐代封驳制度和进谏制度在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和皇帝错误决策方面起很大
制约作用,这是贞观之治出现
重要原因。唐代宽松
政治环境,也是唐代文学艺术繁荣
重要原因。
们知道,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写
很多讥讽皇帝
诗,比如著名
《长恨歌》,就是讽刺唐玄宗
。这要是在别
朝代,很容易被抓起来,结果唐宪宗读
,感觉写得太好
,太有才
,“见而悦之,召入翰林学士”。不但不追究他讽刺自己祖先
罪过,还让他进宫当官。
三
唐代前期虽然建立封驳制度,完善
进谏制度,但是有
个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那就是人才选拔机制。
本来隋代已经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制度创设。隋炀帝杨广是
个非常聪明
人,从王莽开始
直到隋文帝,历代皇帝都致力于压制地方势力,重振中央集权,为
把人口和资源从世家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