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远高于10年前,这个认知有个滞后过程。对技术和科学,也是同样道理。
对站在科技前沿国家来说,新技术发明和应用般从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开始,再到技术应用和专利阶段,然后再到大规模工业量产。但对个后起发展中国家来说,很多时候顺序是反过来:先从制造环节入手,边干边学,积累技术和经验,然后再慢慢根据自身需要改进技术,创造些专利。产品销量逐步扩大、技术逐步向前沿靠拢之后,就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推进更基础、应用范围更广科研项目。2010年,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又过10年,2019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而按照目前科学论文增长率,2025年左右中国就可能超过美国(图7-7)。
所以对后发国家来说,工业制造是科技进步基础。世界上没有哪个技术创新大国不是制造业大国(至少曾经是)。而从制造业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也是非常正确方式,因为制造业不仅有学习效应,还有很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最近十几年,国制造业产业链优势直在自强化,不断吸引供应链上外国企业来中国设厂,而本国上下游厂商也发展迅猛,产业链协同创新效应也很强。国出口产品中最大类是通信技术设备和相关电子产品(比如手机)。2005年,这类出口品中海外进口部件价值占比高达43%,本土创造价值只有57%。但到2015年,来自海外价值下降到30%。(26)
用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来举个例子。多年前,媒体和分析家中流传种说法:台“中国制造”iPhone,卖大几百美元,但中国大陆贡献价值只不过是富士康区区二三美元组装费。最近两年,仍然时不时还会看到有人引用这个数据,但这与事实相差太远。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公布前200家供应商名单,这些公司占苹果公司原材料、制造和组装金额98%。在2019年版名单中,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共有40家,其中大陆企业30家,包括多家上市公司。(27)在A股市场上,早有所谓“果链概念”,包括制造iPhone后盖蓝思科技、摄像头模组欧菲光、发声单元歌尔股份、电池德赛电池等上市公司。虽然很难估计在台iPhone中,中国(含香港)产业链贡献精确增加值,但从国内外些“拆机报告”中估计各种零部件价格看,中国(含香港)企业应该贡献i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