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被认为是不完整。
存在几百年唯心主义直影响着现实。在特隆最古老地区,复制泯灭客体现象并不罕见。两人寻找支笔;前者找到却不做声;后者找到第二支笔,真实程度不亚于第支,但更符合他期望。那些第二级客体叫作“赫隆尼尔”,比第级长些,虽然形状不那好看。不久前,那些“赫隆尼尔”是漫不经心和遗忘偶然产物。它们有条不紊生产历史只有百年,仿佛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第十卷里就是这说。最初尝试毫无结果。然而它做法却值得回忆。座国家监狱典狱长通知囚犯们说,条古河床底下有墓葬,谁发掘到有价值东西就可以获得自由。着手发掘前几个月,给囚犯们看些可能找到东西照片。第次实验证明,希望和贪婪是有抑制作用;囚犯们用铁铲和尖镐干星期,除个锈蚀轮子以外没有发掘出任何“赫隆”,而那个轮子年代还属于实验以后时期。监狱实验没有外传,后来在四所学校里予以重复。三所学校可以说彻底失败;第四所学校(校长在开始发掘时意外死亡)学生们发掘——或者生产——个金面具、把古剑、两三个陶罐和位国王发绿而残缺躯干,胸部有文字,但文字意义至今未能破译。通过这些实验,发觉由解发掘实验性质人参与是不合适……从大规模调查中得到客体是互相矛盾;如今多采取单干和几乎带有临时性质方式。有条不紊地制作“赫隆尼尔”(第十卷里是这说)对考古学家们帮助极大,使他们有可能对过去提出质疑甚至修改,使过去也像将来那有可塑性。奇怪是,第二级和第三级“赫隆尼尔”——也就是另个“赫隆”派生“赫隆尼尔”,或者“赫隆”“赫隆”派生出来“赫隆尼尔”——夸大第级畸变;第五级几乎没有变化;第九级容易同第二级搞混;第十级纯度甚至超过第级。演变过程有周期性:第十二级“赫隆”开始退化。有时候,比所有“赫隆”更奇特、更正宗是“乌尔”,也就是暗示产物,期望引申出来客体。提到那个黄金大面具是极好例子。
特隆事物不断复制;当事物细节遭到遗忘时,很容易模糊泯灭。门槛例子十分典型:乞丐经常去时候,门槛直存在,乞丐死后,门槛就不见。有时候,几只鸟或匹马能保全座阶梯剧场废墟。
九四○年,东萨尔托
九四七年后记
本篇按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