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相结合——其中有些技术已在法国申请专利,进
步设计
台卷筒纸印刷机,可以实现同时双面印刷,
小时能印1.8万页。很快,新
印刷机对廉价柔软
纸张
需求开始激增。在19世纪50年代,聪明
德国人想到
解决办法:用木浆造新闻用纸。尴尬
是,报纸有
,但社会中具备读写能力
人却少之又少。1870年,W.E.福斯特(W.E.Forster)
《义务教育法》在国会获得通过,很快西欧其他国家和美国也相继制定
类似法律。在1858年,英军新招募
士兵中只有5%会读写,而到20世纪初时,这
比例已经上升到85.4%。19世纪80年代,免费图书馆开始出现,紧接着是新闻业和20世纪大众文化
蓬勃发展,这给西方文明带来
深刻变化。
尽管16世纪初期欧洲
片混乱,但也有振奋人心
地方。由于十字军东征
失败、教廷
腐败、梵蒂冈
堕落以及寺院纪律
瓦解,天主教
权力开始逐渐衰退。尽管如此,马丁·路德(MartinLuther)
反抗
开始看起来仍毫无希望,直到他放弃用拉丁语印刷作品,开始用德语向德国民众演说和布道。这带来
两个深远而不可预测
影响。由于印刷机
发明和欧洲民众识字率
提高,路德
听众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兴起
民族主义不仅加快
民族国家
出现——很快就会取代腐朽
神圣罗马帝国——也让更多德国人选择支持路德,这时他们
理由已经与宗教无关
。最终,路德赢得
历史性
胜利,很快英格兰也在亨利八世
号召下,取得
类似成功。
每次当系列互相联系、具有因果关系
事件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时,
就会停下笔来,对先前
写作大幅修改。有时候这需要放弃所有现成
手稿,从头开始——尽管这是
种低效率
写作方式,但
还是觉得很兴奋。这
时期对于
来说就像
个万花筒——每
次
用手
摇,就可以看到新
画面。当然,
看到
以及
在本书中所描述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信服。不同
作家,用不同
万花筒观看,会看到不同
画面。事实上,这就是亨利·奥斯本·泰勒(HenryOsbornTaylor)
经历。1911年1月,虔诚
泰勒在完成两卷本《中世纪
思维》(TheMediaevalMind)后,对中世纪
教堂、峥嵘岁月、浪漫史、宗教热情,尤其是对基督福音
解读,充满
钦佩。他坦率地解释道:“这本书不是要论述中世纪四处弥漫
野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