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编钟与鼎之间关系有些含糊。历史文献中多处提到“景钟,垂则为钟,仰则为鼎”语句。这句话最早可以追溯到1146年,当时南宋朝廷试图研究徽宗时期如何铸造出这些钟,于是有人引用《乐记》中这句话。南宋学者程大昌认为这句话出自《大晟乐书》,后来些史料也引用他观点,最后《宋史》也予以收录。[23]
问题是,徽宗时期铸造、现在存世大晟钟与鼎外观点也不像,而且,大多数记载九鼎史料也没有提到音乐。这些鼎并未放在宫中供音乐演奏之用,而是被安置在距离很远各个宫观。徽宗在手诏中提到使用最大鼎设定音律,最有可能情况是,最大鼎最初是用于定音,但其他几只鼎和编钟都铸好以后,这两套器具就有截然不同用途。
庆祝祥瑞
演奏新乐时,鹤群频频出现被视为种祥瑞。在这段时间,徽宗大臣们还奏报不少别祥瑞,为政治舞台庆贺活动提供机会。此悠久传统可追溯至周朝,但正式形成制度主要还是在汉代。在这些场合中,君臣所用语言都非常仪式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这些仪式用于个人目或将自己解释强加于其中。第三章曾提到,在徽宗登基后前三年,曾多次收到上天对其政治行为示警。但从那之后,祥瑞开始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这些庆祝借口可为皇位增辉,有助于打破宫廷沉闷生活。[24]
奏报各种吉凶之兆是基于天意古老理论。统治者旦对国家管理不善,上天就会以各种异常事件(如彗星、日食、月食或地震)示警;太平盛世时,上天也会通过些祥瑞(如天现霞光或降甘露)表示赞赏。汉代运用阴阳五行宇宙观,以及《易经》、《尚书·洪范篇》和《春秋》中传统预测方法,对这些思想进行详尽解释说明。[25]汉代学者认为,通过充分研究就能发现这些迹象真正涵义,因此,他们记录下每个异象,以及他们认为可以解释此现象相应事件。人们通常认为,董仲舒(前195—前105)在《春秋繁露》书中就提到这样祥瑞,如景星、黄龙、甘露、朱草、醴泉、嘉禾、狱空、凤凰和麒麟。[26]有关汉代三部史书《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在专门论述天文和五行内容中都有报告并解释这些征兆记录。[27]在某些时期,各种征兆报告会非常多,尤其在汉武帝时期、王莽篡权前数年,以及二十多年后光武中兴,正如些学者所指出,汉代儒生借用这些异象,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