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侯摇头道:“可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这难道不是正确吗?”
公仲连沉声道:“君上,昔年襄子之政仁义,比之智伯如何?”
赵侯道:“智伯善养士,因有豫让漆身吞炭之行,然而论及仁政,不及襄子。”
公仲连又问道:“襄子纵仁义,论及治政利民,比之如今邺地西门豹如何?”
赵侯只好如实道:“西门豹治漳,农兵数万屯于邯郸、中牟之间,使得赵不能南下。漳水臣服,灌溉万顷,亩收百五十斤,人民皆颂其德,其仁义未必及得上襄子,然其有铁器、牛耕、三禾之利,民众富足又胜于昔年晋阳。”
。”
赵侯用力搀扶,公仲连这才起身道:“君上,若当年晋阳不能守三年,韩魏可有机会听先公襄子唇亡齿寒之言?”
赵侯摇头,公仲连又道:“当年晋阳宫室四周遍生蒿、柘可做箭矢,城墙砖石中藏有粟米可为粮食。若没有民众拉弓,箭矢可能飞到智伯军中?”
赵侯又摇头。
公仲连道:“如此,行仁义之政使得晋阳之民三年而无叛心,此为三依之首。您现在作为国君,时日也已无多,您却认为这是三依之末,这是不能不拼死劝谏。”
公仲连便道:“就是这样道理。如百年前,赵有瓷器而别人皆是陶器,那,是赵氏更为贵重还是别家贵重呢?”
赵侯道:“是赵氏。”
公仲连又道:“百年后,赵有黄金而别人有随侯珠、和氏璧。那,是赵氏贵重呢?还是别家贵重呢?”
赵侯道:“是别家贵重。”
公仲连拜道:“如今,君上拿着黄金而别人手中有随侯珠,您却说,当年赵氏有瓷而别家只是陶,所以赵氏比别家贵重,而赵氏手中黄金自然也比别家随侯珠贵重。这难道不
赵侯搀扶起公仲连,低头道:“您说对。可是,在邯郸实行仁政,难道不比先公襄子在晋阳仁政吗?”
这点公仲连没有反驳,而是称赞道:“听闻君上在邯郸实行政策,便认为君上如当年襄子之有晋阳。您在邯郸仁政,是比当年襄子在晋阳政策更加仁义。”
赵侯苦笑道:“可是,邯郸民众,却不再是当年晋阳民众。政策比之当年襄子更加仁义,然而邯郸民众却不能够如当年晋阳民众那样效死。”
“有亲近侍人曾进言:民众不可以让他们过得太好,否则他们将不能效死。民众家中有余粮、房中有妻子,他们怎能够不顾生死呢?当时斥责那个人,而现在看来,他话竟是对。”
公仲连大喝道:“谁人为君上进此言?当诛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