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珠帘后看外面世界,犹豫要不要把帘子卷起来,以便看得更清楚些。可是真能看得更清吗?中国诗歌中常常有些非理性地方,比如这句里“长”是修饰“春恨”,读者却似乎看到长长珠帘低垂。珍珠贵重、圆润、冰冷,在春夜中泛着银光,又因“长”加入,它甚至带有些沉重感觉——这个女孩好像无力卷起珠帘。
珠帘不卷意味着什?郑愁予在《错误》中说:“跫音不响,三月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窗扉紧掩。”[131]帘幕低垂代表着对外界诱惑拒绝,意味着不去回应那“虫声新透绿窗纱”和“西宫夜静百花香”春之撩扰。
真拒绝得吗?再看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周礼·春官·大司乐》说:“云和之琴瑟。”[132]云和本为地名,后世以之为琴瑟代称。中国诗歌中写着写着愁绪,忽然就弹起琴来,般都不是自娱自乐意思,而是对愁绪进步表达。曹丕《燕歌行》说:“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133]但曹丕笔下思妇已拨动琴弦,此处女子却只是“斜抱云和”,好像要发出声音,又似乎没有发出声音。琴欲弹不弹、帘欲卷不卷,慵懒、娇媚姿态之下,是复杂心灵冲突。这就如明人谭元春所说:“‘斜抱云和’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134]
“深见月”很难说清楚。如果们望月时觉得月球遥远而朦胧,仿佛在很深井底,那大概类似于“深见月”。但好像还不止如此。“深见月”还代表种不肯舍弃努力。就像没有戴眼镜时,还费劲想要去看清远方东西。因此,这句情绪格外复杂。
可惜这份努力并没有结果。在巨大宫廷偏院角、在无穷黑暗中心,在喧嚣周遍而不可触及花香中,她用力想要去看月色却照在遥远昭阳殿上。古代诗歌评注说这首诗是写班婕妤和汉成帝故事。其实昭阳殿是赵飞燕之妹合德住处,但《三辅黄图》误记“成帝赵皇后居昭阳殿”[135],此后唐人沿用其误,用昭阳殿来讲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而冷落班婕妤事。所以,前人说“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是指班婕妤。但不去管这些——这是需要知道但并不重要东西。
对于们来说,重要是这首诗每句中都包含着个矛盾。在第句中,是春夜寂静和花香纷扰之间矛盾;在第二句中,是内心欲求与行为无力之间矛盾;在第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