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历
次调动,来到
所大学。这感觉很荒诞,
两次高考落榜,没读过高校,自然没想到进入高校工作。但也不奇怪,因为写作,
会碰到
些荒诞
事,
提醒自己要适应,这是写作给予
“可能性”。
是为“可能性”而写作,因此,“可能性”偶尔也反作用于
。就如沈从文所说:
怎样创造生活,生活怎样创造
。
进入大学工作,想来也是出于自己份虚荣。因为学历低,写作之初,有位老师既帮
改文章,也亲切地叫
“小文盲”,有勉励之意。对于绰号,
笑着应对,心里却不想戴上这顶帽子,虽然学历低,
自信看过
书有不少,十岁起每天必翻书,从未间断,而且记性好,日积月累,肚子里还算有货。人缺什
就想什
,有
去大学工作
机会,
当然不会放过。事实上,从世俗眼光来看,在
所居
小县城,当年获得鲁迅文学奖,从无业游民变成文联创作员,只是
时
新闻;而这次调动,被别人看成真正
成功。小县城就是这
个古怪
地方,人们总是不相信身边
人,只相信自己
无所知
远方。
事实上,调入所大学,对
来说,只是换
个地方写作。
挂在
个杂志社,只承担微乎其微
组稿任务,不须上课,除
个主管领导,
无须和任何老师任何学生打交道。转眼来这里
两年,
并没和这个学校发生什
关系,走在空阔
校园,用不着跟任何人打招呼。有时候
感觉自己来到
片荒野,寂寞之余,又是无边
自在。
偶尔也问自己,这个大学,是否是自己该来
地方?
杂志所属学院刚搬入新楼,办公室相当充足,富有余裕,
也搭帮分到
间。以前,
都是在家里写作,家人
打扰在所难免,现在有
办公室,
体会到截然不同
写作状态,泡
壶茶,买
份便当,关上门在办公室干
整天。偶尔,走到窗前,看着下面操坪青春飞扬
脸孔,看着他们
欢悦,
更强烈地意识到,
并不属于这里,只是在这里。慢慢地,
喜欢自己
办公室,它让
充分地体会到私人空间,老婆也不得冒犯。
中午会在椅子上打个短盹,睁开眼,会有
种恍惚。这里过于宁静,拉长
时间,有时候睡个把小时,醒来总以为是另
天,看着窗外午后阳光棱角分明,会有种不真实。某天,在这种不真实
状态中,
又问自己,你不断地写,不断地寻求可能性,也暗中期待,写作将自己带入
种意想不到
地方……转眼,你四十岁,不应有惑,这时候,你扪心自问,今天所得
切,是不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