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深入得多。有种思维模式叫作直觉,心理学告诉们,直觉是非理性,是种非常特殊内心机制,有时候,它甚至就不是种思维。很抱歉,这个就说不好。说不好也好办,们就把那种内心动态叫作天赋吧。天赋就是他知道该怎写。
对,因为来南京大学,经常有记者问,写作到底能不能教?当然能教,现在就在教你们。但是有点必须承认,天赋是没法教,自己都没有天赋,如何去教你们?可是,依然要强调,只要你热爱,用心,用脑子,再有个好老师,你自己就有能力挖掘自己天赋,会让自己天赋最大化,这点丝毫也不怀疑。同样不怀疑还有条,你不用心,不用功,不思考,不感受,不训练,那你哪怕是莫言,最终也只能是闭嘴。
也许还要补充点,在文学这个问题上,们定要祛魅,不要刻意地神化天赋。神化天赋是些人虚荣心在闹鬼,别信。你们要相信,天赋是可以发掘,天赋也是可以生长,直到你吓自己大跳。
小说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差不多是雷同,只写个内容,那就是沃滋沃斯现实之痛。这个现实之痛并不是沃滋沃斯吃不上饭,而是沃滋沃斯始终没能把“世界上最伟大诗篇”给写出来。而事实上,说这三章是雷同是个不负责任说法,它们区别其实很大,分别代表沃滋沃斯几种不同人生状态。唯雷同是小说方式,差不多全是对话,也就是沃滋沃斯和“”对话。关于这个部分,由两点要说。
、对话。
对话其实是小说内部特别具有欺骗性种表述方式,许多初学者误以为它很容易,就让人物不停地说,有时候,部长篇能从头“说”到尾。这样作品非常多。
给你们讲个故事,是聂华苓故事。聂华苓六十年代就去美国,在美国待五十多年,用英语写作点问题都没有。可是,她直用汉语写。有天问她,为什不直接用英语写作呢?用汉语写还要翻译,多麻烦哪。聂老师说不行,她尝试过。用英语去描写、去叙述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写到人物对话,穿帮,美国读者眼就知道不是母语小说,而是用外语写。
听这番话很高兴。在实践中很早就意识到对话不易,——对话是难,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其中道理,这里头有个小说人物与小说语言距离问题。描写和叙述是作家权力范围之内事,它们呈现着作者语言风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