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那楼是只方灯笼?”
“除此之外,当今世间并无第二个法子能让座楼凌空飞去。”
“灯笼燃松脂能飞起,那楼何止大百倍?也能飞起?”
“无关大小,只关火量,灯笼大,火便须大,这亦是理。”
“如何能让灯笼像座楼?”
这等轮子,再简易不过。水性好人,可以下去瞧瞧。”
“去!”个精瘦男子说着便脱外衫,头扎进水底。
“可是这台子随意滑动,如何在上头建楼?”
“将底下轮子卡住,再多用几块横木将两块平台钉牢,便是个稳固台基。这木台原先有三级,第三级是单独台子,先用钉子钉牢在木台上,便好盖楼。到清明傍晚,拆掉固定横木,拔出钉子,拉拽开平台,那楼连同第三级台子便落进水里。楼体皆是木头,而且有底层木台,不会立即下沉。趁它未沉之前,用船拖拽到池子南边,摆端正,再凿穿底台,让它沉下去。楼正好被水淹没,二楼则立在水面。再将楼壁板敲掉,只剩柱子。这样,柱子变木桩,两层楼变作层房,二楼游廊则变成水面观景台。”
这时,那个精瘦汉子浮出水面,抹掉脸上水,大声道:“木桩子底下果然有小木轮!”
“须大,二须真。‘天工十八巧’中,有灯巧梅镇云,那年正月灯会,他曾造过三丈高灯,远高过座楼。他制作诸般人物花鸟巧样,形神皆妙,仿制座楼其实更易;纸巧何仕康,能制三至五丈楮皮纸,韧如细绢。原本恐怕还要彩画巧典如磋,典如磋却中途遇事离开。不过,没有彩画,反倒更加容易。”
“楼里那些飞舞人影呢?”
“走马灯。”
“那楼飞走之前,周围人还听到阵巨响,如同牛吼般。”
接着,那两个工匠团头也快步奔回来。
高个子喘着气说:“那几间房舍果然是这边二楼,为算工时,每个木件角上都用墨笔标个数字,刚才细细瞧过,壁板、窗格、斗拱上都有标数字。连淹在水里那根柱子头上也有!”
矮个子跟着说:“有个癖好,铺瓦时,爱数数,每铺百片,便在那片瓦头上画道。刚才看那几间房舍檐瓦,果然找见七八处!”
岸上众人听都惊叹起来,程门板却接着问:“那天晚上上百人瞧见那楼飞上天,又作何解释?”
“五代时有位奇女子,名唤莘七娘。她随夫出征,想出个奇法,用竹篾扎方架,糊作纸灯,底盘燃松脂,这灯便能飞上夜空,传送军信暗号,远比古时烽火更妙。蜀地托名诸葛亮,将之称为孔明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