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评论时政之意。地方官将此案汇报给皇帝,乾隆命将他“立毙杖下,俾愚众知其所炯戒”。这是有清代将献文献策者处以死刑之首例。
从这起事件之后,因献策而得罪文字狱就连绵不绝。在这些献文献策案中,最让人哭笑不得是这样起。
乾隆四十年(1776年),皇帝出京恭谒泰陵。护卫巡视御道时候,发现个年轻人鬼头鬼脑地逡巡在御道边,身上还揣着什东西。护卫拿住此人,送官审问。
此人姓冯名起炎,山西临汾人,三十岁,是个秀才。原来他是想献给皇帝本自己所写书。书内容是以《易》解《诗》,水平不高,但献书动机却出人意料:居然是为爱情。
原来冯起炎家境贫困,难以娶妻,却暗暗相中自己张三姨母家和杜五姨母家两位分别叫“小女”和“小凤”表妹,暗恋已久,想效仿娥皇女英之故事,把两位佳人都娶到家中为妻。在案卷中,他是这样交代:“臣……名曰冯起炎,字是南州,尝到臣张三姨母家,见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曰小女,年十七岁……又到臣杜五姨母家,见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小凤,年十三岁,虽非必字之年,而已在可字之时。”自己家庭贫穷,科举又不顺,此愿当然难遂。此人平日酷爱佳人才子之书,乃是名文学青年,头脑中充满罗曼蒂克幻想。在种种办法都行不通后,他脑筋急转弯,想逞露才华,献书皇帝。说不定皇帝见,就惊呼他为奇才。然后他趁机把心中夙愿向皇帝倾诉,皇帝高兴,就会赐他银冠玉带,命他奉旨成婚。
在挨许多板子要被送进大牢之前,冯起炎还期待着皇帝会可怜他片痴情,偿他夙愿,请审案*员转告皇帝:“若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人,选快马匹,克日长驱到临邑”,去为他说媒,“则此事谐矣……二事谐,则臣之愿毕矣”。
想必乾隆皇帝登基四十年来,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可笑之事。在开怀大笑并且把这个笑话转告给后宫宠妃之后,皇帝表现出难得慈祥和善良。当然,说慈祥,不是说皇帝真派人去给冯秀才娶小女和小凤,而是少见地没有取他脑袋。起炎先生幸运地保留性命,以“痴心迷妄”“欲渎圣聪”之罪,“刺字发遣”,发配到黑龙江冰天雪地里,“给披甲人为奴”,在北大荒里终老此身。
除这类“逞才获咎”型文字狱案外,乾隆朝还有种文字狱,更为令人难解,那就是“疯子文字狱”。
乾隆十八年(1753年),个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