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场,屡不中第,未免志意颓然。晚年他回到故乡,取姚鼐“出世无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纱笼”之句,在西山座野岭上兴建起“无书院”,边著书立说,边教书育人,直至咸丰二年去世。窦云笏生前,喜欢在阳光好时候将书院珍贵藏书铺在岭上晒,有学生担心这些书会被村民偷走,窦云笏笑曰:“读书即是渡人,何妨晒!”这句话传诸后世,人们便将此岭命名为“晒书岭”。
说晒书岭是什乱坟岗,专门埋葬鼠疫患者,未免令人好笑。有清代,晒书岭上从来没有树立过座墓碑,特别是窦云笏去世后,此地成为海内学子景仰圣地,岂容遍地坟茔?民国初年,岭上确实开过家养济院,却是民间商户集资兴建专门用于收养鳏寡孤独者慈善机构,并无半文日资注入,更没有住过什精神病人。后来抗战爆发,此地惨遭战火荼毒,昔日书院真真应“无”二字,只剩残垣断壁兀立斜阳,睹者未免伤心,以为再叫晒书岭徒增悲凉,终因岭上松鼠极多,更名为“扫鼠岭”——扫鼠乃是民间对松鼠另种称呼。
综上所述,关于扫鼠岭种种可怕传说,多属穿凿附会或荒诞不经之谈,尽管如此,对于人们而言: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人如此,地亦如此。倘有处,乃《聊斋》多发之地、《子不语》常提之所,只能说明它自带吸鬼体质,要它曾出妖孽,要它将出妖孽,二者必居其——扫鼠岭无疑是后者。这也正是在本书所要讲述奇案发生之后,各种阴森可怖谣言不胫而走、甚嚣尘上根本原因。
2
在“扫鼠岭案件”告破之后个十二月早晨,本书作者约老友呼延云起去扫鼠岭,请他为讲述这惊心动魄奇案发生与破获经过,在听到请求之后,他没有马上答应,只说很久不见,去岭上走走吧。
们在樱桃街地铁站见面,他依旧是张年轻娃娃脸,三十岁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样子,上身穿着件韩式短款黑色羽绒服,脖子上扎着文艺范儿十足白色羊绒围脖,下身是条深蓝色紧身长裤,整个人显得精神而干练,目光清澈如故,只是眉宇间萦绕着股淡淡哀伤。想,也许他还没有从个多月前那场奇案中走出来吧。
出地铁A口,在西郊市政工程公司门口等公共汽车,没多久,车子就来。们在后排双人座上挨着坐下,车子开动时候,看到右边窗外掠过座土黄色小山坡,山坡上有座灰色水塔,形状很像个倒杵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