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请教老丈贵姓?”刘德拱手问道。
“贱名不足入尊耳!”老农洒脱地笑道:“只不过贵人想知道,那老汉也不敢隐瞒,贱姓何,世代都居住在这关中……”
告别何姓老农,刘德在张汤
陪伴下,又走访
几户农家。
看到情况,有好有坏。
但家境最好农户家庭,也不过是家里有耕牛,加之劳动力
在充分吸收历代政治家
思想后,在经过前世十几年
锤炼,刘德此时隐约已经找到
条能最大限度
缓解此问题
办法。
于是他安慰道:“老人家也不用难过,圣天子时刻都关注着天下苍生疾苦,已经在着手准备处理谷贱伤农
事情,将来
日子,
定会越来越好
!”
“真?”老农眼睛都瞪出来
,但汉家天子
信誉还是杠杠
,因此他立即就欢喜
道:“真是这样
话,老汉就放心
,圣天子果然还是向着
们
啊!”
刘德听却是有些感伤。
生活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农民,永远都是支撑着这个国家与民族
脊梁。
高到三石,像先帝之时,晁错就曾在那篇著名贵粟疏中道: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两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地岁收三百石。
汉室农业亩产比之战国时期足足翻倍之多!
只不过,农业技术虽然进步,但是,农民遇到
问题还是李悝当年遇到
问题。
谷贱伤农,谷贵害农。
丰收,但粮食价格却下跌
,因此,农民到手
钱还不如寻常年景。
但从古至今,真正将农民疾苦与百姓
生活放在心里
统治者却是很少很少
。
就像后世,天天喊着为人民服务,究竟几人真将人民放在心里?
就像如今,便宜老爹心思恐怕更多
是在关东诸侯而不是百姓身上,就是刘德自己,做这个事情,大半也是为
给自己刷声望,并未真
将百姓疾苦视为自己疾苦!
但是底层老百姓,却
直都将高层
统治者视为自己
救世主,直到统治者
信誉耗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被欺压被欺骗。
“将这个事情好好办好吧!”刘德想着,态度也发生变化。
遇到灾害,收成不好,粮价高涨,农民买不起粮食和种子,只能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最终破产。
在整个中国漫长两千多年
封建社会之中,不知多少英雄豪杰能人异士,在这个难题上想破
脑袋,费劲
心思,但都只能治标不治本。
刘德当然不可能超过那些个个闪耀于历史长河中
伟大名字。
不过,刘德是站在这些巨人肩膀之上
。
因此,他看更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