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那些高层土司、酋长们,担心随着和汉人交往逐渐增多,会削弱他们对那些半奴隶似族人生杀予夺大权,所以尽管朝廷对他们优渥宽厚之极,赐以王侯般待遇,仍然费尽心机想要生些事端驱逐汉民。
但是由于他们族人同汉人交往频繁,彼此友好,他们反叛缺乏群众基础,想闹事就困难多,所以才寄望于都掌蛮叛乱,希望浑手摸鱼,借由都掌蛮事向朝廷施压
来,怎可能安定呢?
百川汇海,是大势所趋,人为地搞泾渭分明,最后只能闹分崩离析。这次是个教训,这种教训在百十年来冲突中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可惜直没有人引起注意。
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那诸位,这公呢?不公何来安?不岐视亦不纵容任何族,才会使大家和平相处,亲如家,让他们觉得属于同个国家、拥有共同利益、承担共同责任,以大明子民自居而产生归属感。希望,们能够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好这件事情,劳永逸,造福方。”
他目光从众*员脸上掠过,众*员虽默然不语,不过今日所见所闻显然对他们触动甚深,所以已经没有人出言反对。
杨凌忽地瞧见宋小爱和伍汉超左右,各自领着七八名侍卫站在街角,警惕地扫视着四方,心中不由暖。
宋小爱也是位土司头人,还有乌斯藏人土司拓拔羽女儿拓拔嫣然,他们个同蜀王府关系密切,彼此友好。另个不但和汉人相处融洽,而且在为朝廷承担义务,在江南剿倭中屡立战功,受到江南百姓敬重和欢迎。
可见,只要彼此关系处理得宜,他们是会和汉人亲如兄弟,对朝廷有相同认知感。而蜀地*员对都掌蛮这个排他性太强民族,采用政策显然十分不得宜,才会酿成这样恶果。
其实汉人有没有认为蛮人愚昧,对其鄙视轻蔑甚至欺侮呢?肯定也有,而且大有人在。小伍老爹那反对儿子和小爱往来,未尝不是没有这种心态作祟。
它和贫富者间岐视、读书人和商贾间岐视等等样,这个问题要彻底解决,决非时日之功,恐怕要旷日持久,但是起码做努力,就能弱化这种矛盾,再不济也不至于搞兵戎相见,那要消弥它也就有希望。
这些日子从柳彪打听来方方面面消息,杨凌知道其他些部族也在蠢蠢欲动,不过和攻击性、排他性极强都掌蛮不同,那些部族普通百姓和汉人相处比较融洽,也愿意往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