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逐渐平缓曲线可以直接与图二中看到
直线相比较,后者代表
个指数级
增长。所以这是在增长
基础上还有更多
增长,而非只有
个稳定
被引用速率。
3
图三
其次,也许这并不是不可避免,但有些人依然会忍不住想,难道科学论文
发表速率本身不是以指数级增长
吗?这样
来引用其他文献
机会也就随之以指数级增长
。又或许科学界本身
规模就在以指数级变大。为
证明汉密尔顿觅母真
有其特殊
地方,最简单
方法就是去画
些其他文献
同样
图像。图三同样也展示
另外三个作品
对数累计被引用率(这三个也对本书第
版产生过巨大影响)。这包括威廉斯1996年出版
书《适应性与自然选择》、特里弗斯1971年发表
关于相互利他主义
论文以及梅纳德·史密斯和普赖斯在1973年发表
介绍ESS想法
论文。这三个作品形成
曲线在整个时间段里都明显不是指数级增长
。然而,对这些作品而言,每年被引用次数也远非
致
,在某些时间段以内它们依然可能是指数级增长
。例如,那根威廉斯
曲线在对数刻度下从1970年开始就接近于
条直线
,这意味着它也进入
影响力爆发
阶段。
低估
特定几本书对汉密尔顿觅母传播
影响。不过,对这个小小
觅母研究还有
个很明显
暗示性附注。就像在“AuldLangSyne”和“RuleBritannia”
例子中
样,
们这也有
个明显
变异错误。汉密尔顿1964年发表
两篇论文
正确标题应该是“Thegeneticalevolutionofsocialbehaviour”(《社会行为
遗传进化》)。在1970年代中后期,包括《社会生物学》和《自私
基因》在内
系列出版物都错误地将其引用成“Thegeneticaltheoryofsocialbehaviour”(《社会行为
遗传理论》)。乔恩·西格(JonSeger)和保罗·哈维(PaulHarvey)找寻
这个变异觅母
最早
出现点,他们认为这可能是
个清晰
标记,就像是放射性标记
样,可以用来追踪科学影响。他们追溯到
E.O.威尔逊在1975年发表
有影响力
书《社会生物学》。他们甚至为这个可能
起源找到
些间接
证据。
正如非常敬仰威尔逊
力作——
希望人们更多地去阅读原作而不要去读关于它
评论——关于他
书影响
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