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到七月半,水稻分蘖都结束,开始拔节结穗,再过两个来月便该收稻。丰收之后搞个三下乡工作,
边推广科学种田,
边做爱国爱军宣传工作,到明年、后年再有边城戍军要征兵
,说不得就有良家子肯主动参军,保家卫国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若要激励百姓投军,要描写出敌人
狠毒可恨,二可写出当兵
光荣。如今这年头是讲究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也不会有官兵
体
思想,后世那些主旋律电影电视都不好抄……
只能从传统文学艺术里汲取经验。
是做《花木兰》好呢,还是《杨家将》好呢,还是《说岳》好呢?
儒学会议,按着他意见组织教官修改文章。
如今已正式开学,学生虽不要上课,老师却是
天天拿着工资
,不多干点对得起他跟桓凌两位全国前十
进士、前青年中枢*员卖身换来
建学资金吗?
林司业深明大义地说:“此事便交予下官,大人只管放心等着改好文章便是。”
宋时点点头道:“就用朱笔在原卷批改,改好之后再誊写到稿纸上,本官要拿这些文章印书。”
须知宋大人之前印不是讲学大会、就是自身传奇经历,在翰林为储相时还教过庶吉士,为亲王印过书……宋氏书如今在
般读书人当中已传得神乎其神,
本假冒
宋氏腊版书都能卖出前朝皮纸书
价钱。前些日子他亲手刻印
入学通知书等物,外头书画店里也叫到
十数两银子
页,堪比书画大家
价钱
。
花木兰和岳飞都是历史名人,花木兰是女子孝悌忠君典范,以
曲号称“杂言之赡,极于木兰”
《木兰辞》在文人当中享有盛名;岳飞则是
个时代
传奇,能供入武庙
人物,光汉中城里就有两座岳王庙,知名度和美誉度横扫各阶层。
但杨家将胜在人物众多,有男有女……而
他们这些教官(修改)文章竟能蒙宋三元、宋府尊亲手印来,这是何等荣耀?
他离开府衙时,走路都是带风,花不多工夫便在府县儒学绕
圈,将这好消息带给所有同僚。
精修精改,争取改出几篇拿出去能显示他们汉中府文人才学佳作,印在宋大人
书里也不叫人背后挑剔。
他们辛辛苦苦地往古雅里修文,力求配得上宋大人品味,而快要被他们捧上神坛
宋时却翻着几百年后后人写
白话论文,研究如何把这堆诘屈聱牙
文章翻译成百姓能听懂
戏剧。
搞征兵宣传嘛,当然不能只往每家每户门口贴张传单,文艺工作得安排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