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相看两厌,大概王家几人也觉得策略出错,那王彪之转而又继续此前话题:“深公佛理精湛,出入玄儒,闻者无不欣欣而往,你却闻雅言而自黜引退,究竟是明见自己
卑微丑陋,还是根本不明所以?”
这话声音说得有点大,以至于传到小楼那边。楼上那位深公倒也凑趣,索性闭嘴不再讲经,于是那些听经者便纷纷转行来此处。此前便有人因沈哲子离场而不悦者,听到王彪之这
说,便忍不住开口附和道:“貉子只闻乡土俗言,又怎
能体会到佛言雅趣?”
此地多为北人,于沈哲子而言乃是真真正正客场。即便有几个南人,如那戴邈、张沐之流,本身与沈家便无甚交情,怕是巴不得眼见沈哲子被众人言语鄙夷。
“初闻深公之言,确有几分清趣。只是不耐烦与众
几人,其中个老者便是戴邈,沈哲子曾在纪氏府上见过
面。至于另几个年轻人,若没猜错
话应是王氏子弟,其中
个带着颇具胡风
风帽,便应是素有风疾
王胡之。
虽然彼此并无多深厚交情,但既然道左相遇,总要上前去打个招呼,于是沈哲子便站在道旁对戴邈行
礼。
戴邈虽然与侨门过往甚密,但对沈哲子这个吴中俊彦也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便微笑着回应,同时介绍下身边那几名王氏子弟。带风帽
确为王胡之,至于另外两个则为王彭之、王彪之。这三人同
祖父王正,出入同行倒也正常。
三人之中,王彭之年纪最大,视线在沈哲子身上扫眼便转向旁处,招呼都懒得打
声,颇有简傲之风,对于庾条同样视而不见。王胡之年纪最小,倒是打量
沈哲子几眼,神色间却流露出不加掩饰
不悦及厌色。
至于那个略有少白头王彪之,则略显夸张
冷笑两声:“闻香而避,趋臭而行,深公精妙佛法不闻,可见是
个怎样愚钝之才。”
沈哲子从无想法要与王氏子弟和睦相处,闻言后亦冷笑道:“或是戴公之馨芬芳,掩住此处俗臭,否则应不至行此途中。”
戴邈往旁边行几步,示意自己不干涉年轻人之间斗嘴争执。
王彭之听到这话则反应有些激烈,直接口啐在
地上,冷漠道:“狂悖门户,武夫之才,真是有辱视听!”
听到这老生常谈鄙薄之语,沈哲子眼皮
翻,叹息道:“确不及尊府彪炳域内,时时以族人之血洗刷门庭,如此自惜羽毛,焉得不清?”
既然彼此都是满头癞痢,何苦定要在这里互相揭短。哪怕年龄远逊于对方,又是敌众
寡,但嘴炮揭短终究是沈哲子拿手本领,又怎
会有怯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