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和齐泰准备动手,但他们在目标确定上起争论,齐泰认为先拿燕王开刀为好,而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剪除其他各王,除掉燕王羽翼,然后才对燕王动手。
们今天回头来看这两个计划,似乎都有道理,后人评价时往往认为齐泰做法是正确,但看来,这样论断似乎有成王败寇之嫌,黄子澄计划是有其合理性。毕竟先挑弱者下手还是有定作用。
这是盘决定天下命运棋局,对弈双方是朱允炆和朱棣,现在身为皇帝朱允炆猜到先手,他在棋盘上下出自己第着。
【先着】
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兄弟,在朱允炆看来,他将是朱棣有力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成最早被清除人。奉命执行这项任务就是们之前介绍过多次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待。
终于,他抓住洪武十八年(1385)这次机会,跟随燕王去北平,在庆寿寺做主持。
如果他真只做主持话,也就不会发生那多事。
这位本该在寺里念经和尚实在不称职,他主要活动地域并不是寺庙,而是王府,他日复日、年复年用同个命题劝说着朱棣——造反。
从后来史实看,道衍这个人并不贪图官位,也不喜爱钱财,个不求名不求利人却整天把造反这种事情放在嘴边,唯恐天下不乱,是很奇怪,他到底图什呢?
事实证明,这位仁兄打仗可能不在行,抓人还是有套,他突调大军奔赴河南周王府,把周王老婆孩子加上他本人骨脑押到京城,朱允炆对他这位叔叔并不客气,把他从国家级干部直接贬为老百姓,并迁至云南,当时云南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开发,算是半原始状态荒芜之地,周王就被放到这个地方去当人猿
【抱负】
很明显,道衍是个精神正常人,他也不是那种吃饱饭没事干人,造反又不是什好娱乐活动,为何他会如此热衷?如果从这个人经历来分析,应该是不难找到答案,驱动他是两个字——抱负。
道衍是个失落人,他学贯古今、胸有韬略,却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重用,在被朱棣带回北平那年,他已经五十岁。青春岁月去不返,时间流逝增加他脸上皱纹,却也磨炼他心。次又次等待,次又次失望,使得这个本应在家养老人变成个火药桶,只要有合适引线和时机就会爆炸。
朱棣就是那根引线,这个风云际会时代就是时机。
【建文行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