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于近代士人与知识分子有着比较明显影响。其主要特征在于,不少人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开始服膺“文明等级论”所描绘世界图景,视西洋为“文明”,视中国为“半文明”或“不文明”,认为近代中国主要奋斗目标之就是按照列强所设定“文明标准”,不断地进行自批判与自改变,并发自内心地渴望得到那些“文明国际”承认。他们认为中国应该彻底“融入”由那些所谓“文明国家”主导世界体系之中,相信这是让中国实现现代化唯路径。甚至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秉持这样立场人士经常宣扬列强来华并非在侵犯中国主权,只是想做生意罢。在这样商业活动里,中国也能分取些利益。而随着如此这般中外交往日渐频繁,中国就能慢慢地走向“文明”。他们知识结构、所属阶层、社会关系、利益取向,决定他们很难有机会意识到除遵循“文明等级论”式发展道路,人类还可以探索更为丰富实现现代化方式。所以他们经常认为帝国主义是个虚幻概念。相似地,他们也不相信中国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发展实现富强,因为个没有西方“文明国家”主导世界秩序是他们所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在这个意义上,章太炎在清末从哲学层面展开这些批判性思考,正如贺麟与侯外庐所言,不但在当时高出同辈筹,就算是放到中国近代史上看,也显得弥足珍贵。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属空谷足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