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感觉自己是在那股不可见力助推下来到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圆形大厅。这里也被卡罗琳·克丽丝朵芙-巴卡姬芙命名为“大脑厅”(TheBrain)。陈列其中、与博物馆其他部分玻之隔便是那件由卡罗琳亲自布置展品。它是个微型宇宙,也是整个大展幅拼图,意欲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第十三届文献展思想脉络;而在看来,这大脑随机性似乎有些过头:它将乔治·莫兰迪于法西斯时代博洛尼亚创作静物瓶子与朱塞佩·佩诺尼雕塑融合在起,又在它与黎巴嫩内战中损坏物件、以阿富汗山石——塔利班曾在那儿炸毁千年大佛——刻制书本、爱娃·布劳恩最后瓶香水之间建立起联系。
这大脑,依看,缺点内部关联性。它给人种印象:还有其他太多风格迥异艺术元素可以和它拼接到道,结局也不会有什两样,因为这组作品呈现东西更像是无序堆积,而非有逻辑选择。向波士顿表达意见,她说,恐怕搞错,尤其可能没考虑到,卡罗琳·克丽丝朵芙-巴卡姬芙曾发表过这样看法:在艺术里,混乱是件真正奇妙事。
混乱?记得在哪儿读到过,第十三届文献展不少参观者都着重指出这点:面对本届大展折中主义倾向时混乱。但许多人道出这个词目不是为批评,而是想要强调在这里看到展品集合所共同实现多元性、它百花齐放,以及它所涵盖范围之广。它正是对们身处历史时刻个有趣隐喻。
可即便记起这些,仍是在“大脑”面前感到困惑不解众人之,概因如此,打听起更多信息,希望再解些关于那圆形大厅事。继续围绕那件作品展开提问,很快便得知,布劳恩香水瓶——毫无疑问,它逐渐成为最让在意物件——之所以被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正是因为1945年4月,美国战地记者、艺术家李·米勒于独裁者浴缸里——在慕尼黑摄政王广场,后者与布劳恩居所中——发现它。
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玻璃柜里还保存着条绣有阿道夫·希特勒姓名首字母毛巾。李·米勒将毛巾与香水并拿回她在慕尼黑酒店,们再也没法知道她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用过那两件怪异、或许有些恋物癖趣味战利品。这很重要吗?不怎重要,事实上,毫不重要。不管怎样,在心里说,假设找到那块毛巾是,连碰都不会碰它,它只会让作呕;不过这只是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