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头两代帝王掌权时,朝廷被氏族勋贵把持,崇文阁只是朝中大学士研究经文典籍地方,纵涵盖整个大靖最睿智头脑,但这些满腹经纶智商超高人除被高高闲养在崇文阁编纂典籍历史外,并没有什实用。按帝梓元说法,这些年大靖糟蹋群最好使老师。
帝梓元入主朝廷后,让崇文阁院正每三日择位大学士在崇文阁后堂为世族子弟授课,起初这道命令颁下时,勋贵们乐开怀,却很是惹群老学士不满,想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到头来教群小毛头上课,即便是世家子弟仍觉着自己掉价。帝梓元做惯土匪头子,匪气得很,设宴召满朝勋贵和崇文阁大学士入宫,边摆着勋爵,边摆着崇文阁学士,只举着酒杯轻飘飘对着两方人马道句——“凡入崇文阁进学世家子弟,除拜师外,每年当封千两白银束脩赠予师长。”
这下满朝金金贵贵大学士们都不吭声,边本正经又有涵养地说着“皇朝未来全在这群聪慧子弟身上,是该多栽培栽培”,边施施然接受帝梓元安排。
文官大多出于百姓之家,素来清贵,千两白银可当三年俸禄,又来得名正言顺,既得名又得利,何乐而不为。况且这些大学士俱是当年状元探花出身,学识上各有千秋,谁都不想教弟子落下乘,各个卯足劲倾囊相授。
当然,至少有秀才学识且十二岁以下才能入崇文阁拜师,这要求极为苛刻,筛选下来,帝都内亦只有八位孩童被送进阁内学习。年下来,这八人在学识见解上脱胎换骨,名声大噪于帝都,时传为整个大靖佳话。
闻得消息各地王侯勋爵纷纷上呈奏折至华宇殿,希冀将自家优秀子弟送入崇文阁内学习。在这两年削世族之利让于民施政措施后,帝梓元崇文阁之举总算在世族中扳回点人心。
帝烬言幼时师从崇文阁老学士,近日听多他们闲谈时教弟子施展才华比拼,时技痒向帝梓元请求入崇文阁教学,帝梓元眼皮子扫允他,第二天便给他塞第个学生进来——韩云。
太子韩云年仅六岁,虽有右相启蒙,但学识明显够不上入崇文阁,不过这后门走太强硬,让人无话可说。
摄政王命令传到崇文阁后,这群个性高傲大学士们愁好几日,大靖太子历来在宫中由太子师教导,从未在幼时被送出宫学习过,如今堪堪六岁小太子被摄政王粗蛮地送出宫,他们到底是在底下伺候着好,还是在高堂上执鞭教导得好?是好好教导得好,还是把太子养废好?摄政王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