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总会病,遵太医医嘱静养便是,然而是年五月,发生桩意外……”
这时,张远岫哑声问:“是……哥哥回京?”
那是张远岫与张正清见最后面,他直记得清楚。
张正清本来与小昭王样,在柏杨山督建洗襟台,听闻老太傅急病,星夜兼程赶回上京。然而回京第二日,他竟与老太傅大吵架。
“忆襟那孩子,直尊师重道,对老臣从来恭敬有加,忘尘彼时不解他兄长为何与老臣争吵,老臣与他解释,说忆襟是恼不曾照顾好身子,其实不是,忆襟他……是看到老臣柜阁里封信函。
楼台,寻常匠人无法督造,他将这当朝第要务交给小昭王,小昭王随后赶赴辰阳,请筑匠温阡出山。
“彼时洗襟台已经开始按照新图纸建造,但温阡到柏杨山,勘察过周遭地形后,说山中筑台,不能高过山端,否则易遭狂风拂顶,又说柏杨山入夏雨水多,楼台基底薄弱,不易修筑巍峨高台,再次修改洗襟台图纸,不过他还是按照朝廷要求,保证届时至少能有百六十人登台。”
青唯听到这里,想起薛长兴最早交给她木匣里,直放着四张洗襟台图纸,除去张洗襟祠,其余三张都是后来改建。
后来青唯再度遇到薛长兴,还曾问过他这些图纸有什异样。
薛长兴却摇摇头,说没有异样,只是他当这多年工匠,觉得个楼台罢,没必要改这多次。
“信函
大周精于营造之术人本来就少,何况宫宇大殿多修在地势平缓背风之处,像这样在半山腰筑高台可谓少之又少。而温阡妻子、内弟皆出身岳氏,温阡对柏杨山地貌、气候知之甚深,所以旁匠人觉察不出端倪,他能从图纸上看出来。
青唯问:“太傅大人,洗襟台台塌,是因为而再、再而三改建吗?”
老太傅却摇摇头,他对青唯说话时,语气异常温和,“小姑娘,洗襟台最后,是按照你父亲画图纸建造,你父亲这样个筑匠,怎可能出错呢?”
他说着,又苦笑声,“要是问题当真出在图纸,那就好……”
“温阡到柏杨山,洗襟台开始按部就班地修建,昭化十三年春,老臣也把各地提交名录与章鹤书草拟名额合并,呈递到御前。因为登台人选半数是寒门子弟,朝廷上自有世家不满。正因为此,那段时日,老臣不断遭到世族大员参奏攻讦。好在先帝相信老臣,翰林文士支持老臣,又有章鹤书帮忙暗中斡旋,风波很快平息,但老臣还是不可避免地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