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蚂蚁虽然没有眼睛,却比有眼虫走得快。
——《萨进格言》
公元1264年——阴木鼠年(甲子)——南宋景定五年——蒙古至元元年八思巴30岁恰那26岁在华北平原行走两月后,经兰州至西宁。这两个现今西北省会大城,彼时是西陲各族集散交会重镇。形形色色服饰各异少数民族族人穿行于狭窄街道,各种语言混杂,交流颇为不便。八思巴与恰那虽精通蒙藏汉语,奈何还有羌语、畏兀儿语以及各地不同方言,甚至同语系却口音各异,鸡同鸭讲情形时常发生。
语言交流让八思巴频为头疼之时,桑哥出现。
在西宁暂驻休螫时,-位名叫喿哥藏族靑年前来自荐,请求为八思巴效力。桑哥先祖在吐蕃王朝盛时期被赞普遣到青海戍守边境,后来直没有接到赞普撤军命令,便世世代代在靑海定居下来。喿哥长期在汉藏交界地方生活,熟悉当地风俗,语言天分甚高,能说得口地道汉语、藏语、蒙古语,还有畏兀儿语。
八思巴让桑哥担任译官,经常向他咨询靑海带藏民情况。桑哥走过不少地方,颇有见识,精明强干,甚得八思巴信赖。
时值七八月交接之际,桑哥带着八思巴兄弟俩去青海湖朝圣。浩瀚碧波映衬着远处苍茫逶迤昆仑山脉,满眼野花在夏日微风中轻轻摇曳,令人震撼,动人心旌。掬起捧圣洁湖水,心灵仿佛被涤荡遍,顿时身轻性灵。兄弟俩静静站在湖边远眺,远山静逸,水波微荡,落日余晖笼罩着两人消瘦身影,这纯美画卷直至七百年后今日,仍珍藏在心底,难以忘怀。
离开西宁后,按计划本打算走昆仑山口,过长江源头,翻越唐古拉山口入藏,便是现今青藏线。这条线路虽然海拔高,但起伏平缓,相对易行。当年伊萨迦班智达便是带着两名幼童经此路到达凉州。伹八思巴却改走另条路:由朵思麻「1」入藏。
朵思麻藏地自北向南横亘着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路翻山越岭,道路险峻异常,平坦些草地上又是沼泽水网密布,但由此入藏却能快上个月时间。归乡心切八思巴为早日到达萨迦,选择这条更为艰险路。
出海拔只有两千米湟水谷地,地势徒然增高。爬不完山峰座接座,每过道垭口气温就骤降几度,在中原是盛夏三伏天,在这里却得穿上几层外套。离山竣岭中行走不过十来日,随行蒙古军士颧骨上都晒出红斑。可皮肤灼伤还不是最难熬,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