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男人之间纽带”,但更准确说法是,“压抑性存在男人之间纽带”。
“性存在”,是什意思?弗洛伊德将“生欲动”分为自确认(identification)和性欲发泄(libidocathexis)两种。前者译为“同化”,后者译为“欲望满足”,社会学学者作田启,用最为简明说法,将这两者表达为“成为欲望”和“拥有欲望”。在出生于父母之间、成长于三角形家庭中孩子里,渴望与父亲同化、拥有母亲(替代者)人,就成为男人;而渴望与母亲同化、拥有父亲(替代者)人,就成为女人。因为无法拥有现实中母亲(已为父亲所拥有),便寻求母亲替代者为妻人,就成为异性恋男人,同时,发现母亲与自己同样没有阳具(作为象征男性性器)而渴望父亲阳具人,则通过寻求儿子来作为阳具替代品,从而实现与母亲同化,这就是异性恋女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把“成为欲望”和“拥有欲望”成功地分别投向异性双亲身上人,才能顺利地成为异性恋男人或女人。这种精神分析成长理论,不给人们成为男人或女人以外其他选择,不过,这种理论也承认,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有“失败”可能性。弗洛伊德成长理论,本来并没有生物学宿命论因素。顺便提句,将弗洛伊德理论彻底地符号化精神分析家是拉康。斋藤环《拉康:为活下去》〔2006a〕书,正如作者自负那样,确是“解说拉康最好懂日文书”。读他书,弗洛伊德理论会更容易理解。
那,同性恋者是怎样人呢?按弗洛伊德说法,是“成为欲望”和“拥有欲望”这两种性欲望分化失败人。也就是说,男性同性恋者,就是将“成为欲望”和“拥有欲望”双方都指向同性男人人,
可是,“成为欲望”和“拥有欲望”,不是那简单地就能分离。“想成为像那个人样人”强烈渴慕和“想拥有那个人”热切渴念,这两种欲望常常是重叠,塞吉维克指出,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中包含有同性恋欲望,两者是连续体。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中包含有同性恋欲望,是件伴随危险事。因为,“成为欲望”,是通过与对象同化而成为性主体;而“拥有欲望”,则是通过将欲望指向对象而将对象作为性客体。因此,不能把同化对象他者(主体)同时也作为性欲望对象(客体)。“同化”,是指通过“成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