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郑玄郑司农名声在读书人之间,比汝南袁氏在天下世家中地位更高,那大块金字招牌,说是意外之喜完全不为过。
党锢之祸害人不浅,大儒名士是被迫害重点对象,郑司农从四十五岁被禁锢,到五十八岁黄巾之乱解禁,前前后后长达十四年。
所谓经学集大成者,说就是他在被禁锢十几年间打破经学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郑学”,让“郑学”成为“天下所宗”儒学。
经今古文之争持续数百年,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争斗不休,如果不是他兼通今古文经,博采众长注释经典,结束持续数百年经今古文之争,或许经学就会在两派互相攻讦之中慢慢没落。【1】
原焕给隐居各地名士大儒都写帖子,但是还真没想过郑玄会过来。
吕大将军怒目而视,如果目光能杀人,郭鬼才已经死不知道多少次。
郭嘉笑着眨眨眼,看吕大傻子没有什要说,这才轻咳两声,不疾不徐缓缓开口,“方才奉先将军说已经足够,嘉接下来要说,是目前暂居藏书楼名士大儒们。”
是,暂居。
藏书楼建在内城外城边界处,周边空出很大片地方为大儒士子修建落脚处,宅院不大,但是个个排列整齐,和高耸入云藏书楼也算是交相辉映。
但是他们好像低估那些书籍对大儒们吸引力,几乎每个见到藏书楼老先生都对给他们安排住处毫不上心,找个合心意角落要铺盖卷儿就不走。
黄巾之乱爆发后朝廷接触党禁,当朝执政
郭嘉说到这里,特意停下强调道,“主公,真劝,奈何磨破嘴皮子也没有用,他们已经被那浩如烟海书籍勾魂儿,别人说什都听不进耳朵。”
学问越是深厚,对那些书就越看重,好几位老先生看到原本以为被董卓焚毁绝本古籍后当场痛哭失声,他只能让人在藏书阁临时隔出间间小房,按照老先生们喜好准备书案和笔墨纸砚,等他们过这阵儿稀罕劲儿再说搬去住处事情。
“郑司农能来,着实是意外之喜。”原焕听到郭嘉提到几个名字,不由感叹知识就是力量。
郑玄郑康成,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通晓今古文经,博采众长,遍注儒家经典,乃是当代经学集大成者,最最最重要是,郑玄学识广博,还广收门徒,弟子多达数千人。
这年头读书人少,能学出本事读书人更少,郑玄身为大儒,他收徒弟整体质量自然比其他读书人高,老师已经到邺城,不愁学生不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