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舆红着眼眶,难得地看着游淼。
“你道先生是因为新法?”孙舆喃喃道,“先生是怕自己没几天好活,后继无人呐……”
孙舆不知为何老泪纵横,叹口长气,走出书房时,神态佝偻,全不似平日模样,游淼呆呆站着,好半晌才明白孙舆意思。
那天恰好李治烽回来,看游淼心情郁闷,便问他:“挨骂?”
游淼倚在李治烽怀里,答道:“挨骂,先生说太懒。”
后翰林院有藏书馆是相通,里面装着中原送下来书。
而江南本地典籍,也多在其中,内里不少都是珍本。
晨课内容就是各自读书,孙舆不去催,众人也就全听自觉。毕竟都是成年人,懈怠也都是自己事。游淼尚且第次进入这种环境,周围人都般刻苦勤奋,便不得不收敛心神,加入他们。
晨课后正好也是孙舆下朝归来,饭堂便开饭,年轻给事中们吃过早饭,不论孙舆是否能按时回来,都进厅内去批注今日奏本。人位,早上六部与各州要报便源源不断送进来。
中午孙舆午睡半个时辰,下午是定在,便督促众人。
确实,游淼终于觉得自己还是太懒散,较之从前,他忙碌许多,但在孙舆眼里仍然不够……远远不够。他还没有成长到孙舆能够将政事堂放心交给他地步。
“让先生失望。”游淼郁闷道,说前因后果,李治烽只是摸摸他头,说:“别做,回家罢。”
别做回家罢别做回家罢别做回家罢别做回家罢……
游淼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和李治烽解释这件事,简直是哭笑不得,像个傻子样坐着,脸不忍卒
晚上各自放班回去,游淼通常是去找李治烽,但孙舆下令,让游淼与唐博人日,轮番留下,入夜还要给孙舆整理奏折,预备明日早朝之用。
天气热得如火般,赵超登基,五月,六月,七月……时光眨眼飞逝,游淼被诸般政事压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李治烽则日日练兵,出城就是三天、五天不归。但回来后不管有事无事,第时间必定都是先来看游淼。
某日入夜,李治烽又去练兵,游淼留下为孙舆归总奏折,孙舆叹口气。
昏暗灯光下,孙舆显得更老。游淼看得心里难过,这个老人年轻时怀抱雄心壮志,为天启卖命辈子,却直未得到公平待遇。还被赵懋流放到江南,而如今国家陷于危难,却是这个苍老背脊扛起朝廷大梁。
“先生,不可操之过急。”游淼知道孙舆是今日廷上推行新法不成,劳心费神,是有此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