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山嫡系虽然不在帝都,但叶氏族人有不少在朝中任职,年前来露园送节礼,你也都见过。”穆熙云说,“咱们漓山本就居大胤十六世家前列,恩科主副考官暂且不论,至少同考官里必有漓山席,此外遵照国法,漓山两位大乘境,再加两席。所以宁州应试学子求引荐,行卷大都投到这里。”
天下九州,除却中州在天子脚下没有势力划分外,其余各州都有学子们可拜“山头”——朔州是北境顾氏;靖州有慈绥谢氏;宁州漓山叶氏;庆州堰鹤沈氏;越州博康林氏、榆陵容氏;宛州澹川颜氏、望溪端氏;云州苍梧方氏;昌州最为特别,豪门林立,十座城里恨不得八处是世族本家,萧苏韩周闻,尤其前三者,萧侯不用争都是必定副考官,苏公是先帝钦点辅政大臣、天子股肱,而韩氏老国公有“学圣”之称,裕阳乃读书人朝圣地,更是不必多说。
这里头,又数顾、谢以及漓山最好拜,前两者是军权世家,族里旁系子弟少有科考,保荐起外头寒门不用留太多余地。漓山也差不多——比起宁州另著族钟离楚氏,其下旁支众多,人人都想入仕,楚
楚珩看向穆熙云并带来那只书匣,问道:“这是什?”
穆熙云打开,从里头随手拿出张卷轴递给他,说:“恩科应试学子投到漓山门下行卷。”
“行卷?”楚珩蹙蹙眉,拉开卷轴扫眼上面辞赋文章,说,“这东西不是该投到礼部?”
穆熙云笑盈盈地看着他:“论规矩确实应如此。”
——但是仅仅投献到礼部哪里够啊!
从烈帝开科举至今,不过兴短短几十年,中途或改或易,在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曾度名存实亡,到陛下亲政才被重新捡起来。
科举推得艰难,皇帝难,受惠寒门学子也难——科举开,各大世家嫡系子弟依旧及冠后上品入仕,核心不改,可那些旁支偏系就得和普通学子们起下场参试;而原先寒门庶族要想登天子堂,得先投身至各世家门下效忠,才有中上品入仕机会,如今有科举,却是卷子考就行——这便动世族根基,谈何容易?
皇帝有皇帝思量,世族也有世族利益,彼此相互掣肘,各退步,于是兴科举,但卷子不糊名。
继而就有“行卷”——主试官评判名次时,除阅考卷外,有权参考学子平日作品及才誉。因而帝都会试之前,应试学子要将自己平日上乘之作写成卷轴,投献到主持考试礼部,此谓“行公卷”。
有公就有私,现下楚珩手里就是“私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