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远点,你曾经效忠过
“四人帮”里边,也有三个人是文艺出身。如此
想
就霍然贯通,原来你们把文艺创作中
虚构、想象、夸张、煽情全都用到
真实社会
人事上
。你们把伪造当作
情节,把狂想当作
浪漫,把谩骂当作
朗诵,把谣言当作
台词,把围攻当作
排演。只可怜
广大无知
观众,居然弄假成真。
刚刚在与徐扶明先生谈话
时候曾说到,很多浅薄
民众特别容易追随像你这样不断地从政治、道德、名誉上攻击他人
人,使你们经常“金袍披身,从者如云”。现在
要加
句,这些民众最值得同情之处,不是追随你们,而是不知道你们全在扮演。
近几年,你们这帮人都齐刷刷地扮演起“异议分子”,开始改说“m;主”
们并不需要胜利。只希望有天,新
“曾远风”又要当街追打新
“徐扶明”时,中国
民众和传媒不再像过去和现在这样,
起助威呐喊。
仅此而已。
但是,仅仅做到这点,也还需要长时间
启蒙。
也许会有这天,但对
来说,华发已生,暮雾已沉,好像等不到
。
与徐扶明先生说完话,当然就躲不过近在咫尺曾远风
。其实
也不想躲,很想与他交谈
番。但估计,他也只会听,不会说。
从哪儿开口呢?与他这样人谈话,
时还拿不定方向。
曾远风,在年龄上你是前辈。你告发徐扶明先生“攻击样板戏”
时候,
才十九岁;徐扶明先生终于平反,而你又转身成为“w.g”
批判者时,
已经三十三岁;你向
告发那个姓沙
左派编剧时,
四十
岁;你向全国媒体告发
为
个流亡人士
后辈写序言时,
四十三岁;你参与那几个“啃余族”对
围攻时,
五十六岁;你突然以“异议分子”
身份向外国人告发中国
很多人和很多事时,
五十九岁。
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你
定还实施
很多很多
不知道
告发,请原谅
挂
漏万
。但是有
点可以肯定,你以不寻常
方式陪伴
大半辈子。
亲人陪伴增加
脆弱,你
陪伴增加
坚强。因此,你对
相当重要。
你早年读过中文系,后来身份,是“编剧”、“编辑”、“杂文作家”。你让
想到十几年来
直在诽谤
那几个“啃余族”与你
样,清
色出自于中文系,都曾经染指文学创作,却又文思枯窘而改写批判文章和告发信。有趣
是,当年你向
告发
那个左派编剧,后来也走
条与你相同
路:借由文艺玩政治,天天伤害无辜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