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光,过去
主题是惆怅。
曾经责怪您为什
不增添
点愤怒,现在
不责怪
,只劝您增添
点嘲讽。像曾远风这样
直气焰万丈
人最后也不得不让您来日夜看管,看管
是因为,行政思维和文化思维虽有部分重叠但本性不同。前者以统而宏大
典仪抵达有序欢愉,后者以个性而诗化
秘径抵达终极关怀。现在,前者太强势
,连很多自命清高
学者都在暗暗争夺行政级别,这更使很多行政*员对文化产生
种居高临下
傲慢和无知。长此以往,前者极有可能吞没后者。您看现在,财源滚滚而文事寂寥,精神枯窘而处处嬉闹,便是征兆。因此,
要不断地站在外面提醒,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您又问:“那另
个城堡呢?”
说:“对那个城堡
曾抱有希望,希望它能批判专制弊端,揭露权贵集团,推进政治改革,但现在已经失望。因为它掺入
太多
投机、虚假和表演。
曾多次试着与这个城堡里
人对话,发觉他们大多自命为中国
救赎者,却以揭秘
腔调散布着各种谣言,而且总是把
切文化问题全都推向政治批判,好像天下除
政治批判之外就不存在别
问题。他们那些貌似激烈
言论,初听起来还有
点刺激,再听下去就无聊
。”
您说:“看来,你只能左右不是人。但是,
要以长辈
身份告诉你:不怕。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说:“对,不怕。”
与余鸿文先生对话有点累。他
那
多盘问,
知道,正是代表众多长辈对
审讯。
接下来就不会这严肃
,急着想说话
,是徐扶明先生。徐扶明先生历来寡言,现在仍然微笑着等
开口,他很可能像往常
样,只听不说。
徐先生,朋友,刚才
在安灵堂,
心只想把您从曾远风附近移开。您告诉过
,人生如戏,角色早定,他永远打人,您永远挨打。在这里你们靠得那
近,又是面对面,
不放心。
但后来想,不移也罢。他从前打人,靠
是诬陷、造谣、告发,现在到
你们这里,他毕生功夫全废,那您还怕他什
呢?
从此,您可以近距离地盯着他看。早就发现,凡是害人
人,目光总是游移
。他会用眼睛
余光来窥探您,您还是不放过。世上再阴险毒辣
人,也受不住您这种盯住不放
目光,只能快步逃离。但是,在这安灵堂
小格子、小盒子中,他能往哪里逃?因此在
看来,这就是“末日审判”。审判
法官,就是
生
被害者,审判
语言,就是盯住不放
目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