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修身为宋秀才得意门生,秦昭不相信宋秀才会同意他来拜师。
严修嗫嚅片刻,句话也没说出来。
秦昭没再与他多言,掩上院门。
“秦昭!不会放弃
,你等着吧嗷——!”
严修声音从门外传来,话说到
半却听得
声惊呼,像是失足从竹院前
石阶上滚
下去。
至于秦昭来历不明,又记忆全无事,镇上
文人反倒不甚在意。
几年前边境战火纷纷,许多难民从北方逃到此处,秦昭说不准就是逃难而来。
英雄不问出身,文人圈子有时就是这单纯。
严修从怀中取出几串铜板,将腰身弯得极低,认真重复道:“恳请先生收为徒!”
秦昭侧过身,避开严修这礼:“在下学识不精,担不起严公子如此,请回吧。”
他现在身上味道闻起来很是
言难尽,秦昭不动声色地后退躲开,后者也察觉到这个,窘迫地收回手:“
……学生还有
事相求。”
严修面容憔悴,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急切道:“想拜您为师!”
秦昭:“……”
刚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景黎:“?”
这些时日确实有不少文人想来拜师。
秦昭默然片刻,回头望向坐在院子里少年。
少年飞快举起两只手,无辜道:“没有偷偷在心里骂他!”
秦昭:“……”
少年耳朵还红着,仰躺在竹椅
严修曾拿过三年前县试案首,哪怕最终没有通过府试,他在镇上仍然有很高
名望。学识如何暂且不论,秦昭
介布衣,连县试都没参加过,还没有这个资格收严修做弟子。
可严修不依不饶:“先生要如何才肯收为徒?”
“那问你,为何你执意想拜
为师?”秦昭语调冷淡,“论年纪你
相差无几,论功名
更不如你,何况你还拜在宋先生门下。
日为师终生为父,你今日前来,还未与尊师知会过吧?”
严修面色瞬间变得苍白。
这个时代没有不能师从二人规矩,但想拜第二位老师,必须求得第
位老师
同意。
镇子地方小,消息流通很快。
秦昭作出那句诗之后,镇上文人
刻没停歇,将他
信息打听得清清楚楚。
秦昭不仅有诗作才华,早先他曾教导过陈彦安几篇经文,他对经文
理解,甚至令陈彦安
老师——也就是严修
老师,在镇上开私塾
那位宋秀才都叹为观止。
更不必说,此人还曾去县城,帮助县令大人治理好多年
水患。
这种种事迹在文人圈中经散布,更引起众人
兴趣。能有这等成就,秦昭身上是否有功名反倒变得不那
重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