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去提款,这种信念就会成为“自实现预言”。
这种储户去银行争相提取现钞现象叫作银行挤兑(bankrun)。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们就见过许多。在英国,客户在北岩银行各分行门外排着长龙;而英国和荷兰线上储户直接把冰岛国民银行网络分部Icesave网站搞崩溃。
银行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是种信任骗局,但对社会有用(如果处理得当话)
因此,银行业务是不是在骗取你信任呢?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严格来说,信任骗局是骗人相信某种假东西。而银行业务情况是,它要让人相信东西可真可假,真假取决于有多少人相信它。如果有足够储户相信银行有能力在任何时候还钱,银行就真有能力还。如果有这个信念储户不够,那银行就没能力还钱。[2]
银行业务这种信任骗局,促使些人主张“窄化银行业务”,也就是银行必须持有足以应对储户同时提款现金。但们仔细想想,这种信任骗局实际上就是银行业务关键。虽然人人都需要现金灵活性,或者说流动性,但需要时间却不样。因此,利用这个事实,银行能够创造比它手头现金多钱。
银行创造新钱(也就是信用)能力正是以不稳定为代价,也就是以挤兑风险为代价。但问题是,只要挤兑在些银行出现,它就可能扩散到其他所有银行。
之所以出现扩散,并不只是因为民众神经过敏,觉得所有银行都靠不住,更多是因为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相互借贷,而且彼此买卖越来越多金融产品。这意味着,要解决对银行信任问题,必须针对整个行业,而不只是个别银行。
中央银行是解决银行系统信任问题最重要工具
对信任问题经典解决方法是设立中央银行——凭借它在发钞(币)上垄断随意“印钱”,并让央行无限制地借钱给那些陷入信任危机银行。不过,这种“骗术”要管用,银行必须只是面临现金流信任问题,也就是流动性危机(liquiditycrisis)。这种情况指是,银行资产仍大于负债,只不过没法立即卖掉资产来支付已经到期所有债务而已。
如果是陷入清偿能力危机(solvencycrisis)——也就是负债超过资产,央行借多少钱给银行也没用。银行要破产,要就请求z.府救助(bail-out,也译为紧急援助、纾困)。所谓救助,就是指z.府向出问题银行(比如北岩银行或Icesave)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