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工”,他爷爷就是木匠,可在乡村,大多数男人都会点木工活,做个凳子什,自己做就行,反正不用钱。只有讲究点人家才会请专门木匠来做。
去学其他手艺活?现在都是传男不传女,讲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去做学徒相当于做长工,什活都要干,师傅把秘诀捂得死死,最后还不定能学到真本事。
反正,学手艺定很辛苦,这行也不适合他,他貌似吃不那种苦。
最后,只能发挥自己优势,那就是读书,读十几年书总会有点心得吧,即使现在是繁体字,顾青云也觉得自己应该比本地土著要好点。
而且读书人地位在古代很高,万走狗屎运能考上秀才话,那就进入“士”阶层,般小吏和地痞流氓也不敢轻易地敲诈你。
云还没计算种子成本呢,减去人口赋税和种子费,家里最多只有五六两收入。
这是非常理想状态,还得老天爷开眼,都是风调雨顺好年节,万有个意外,就会减少收入。
自从顾青云算出自家收入后,他就觉得种田真没出息,以后他种辈子都不能发家致富。毕竟现在都有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些在现代都是高产量作物,可是在这里,肥料只能靠人和猪拉出来,肥料太少,根本就不够肥田,还要从镇上或村里其他人家买,这又是笔支出。
再说,这些作物种子都没有经过改良,产量肯定没有现代高,能上600斤已经是丰收,还得精耕细作,很耗人力,村里人每年还得配合些野菜和自家种青菜,勉强可以骗个肚饱。
在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可是只要活得好,经商他也不嫌弃,反正有钱啊。可是他又想,每朝每代,有钱商人都是待宰杀肥猪,被人割茬又茬,实在没安全感,地位太低。
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从三岁起,顾青云就下定决心定要让家里人送他去读书。
可是读书是件很花费钱财事,怎
还定要给自己找个靠山,要不然家破人亡也是有可能。
最主要是,他想不出自己该如何经商,该怎发财。
现在连土豆、玉米和红薯都有,猪下水村里人很爱吃,去晚点都很难买到,河里和沟里泥鳅黄鳝和鱼起码是荤菜,即使费油有腥味,多是村民去找来吃。
逃荒时候观音土都吃,树根也扒,更别提河里东西。现在村里小河,天天有小毛孩在捉鱼吃。
其他,能让他经商发财,时半会,他真想不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