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样匕首?”
“两面开锋,刃长不到20厘米长,柄上缠有粗布条,握住不容易滑,不容易伤到自己手。现在很稀少,以前很多。”
这样匕首韩博还真见过,小时候自制过很多工具和玩具。
用小锯条做刻刀刻喜联(类似于窗花),用钢丝皮筋起来做“手枪”,想到匕首把上粗布条,韩博沉吟道:“虽然过去十年,要是凶器没丢,可以试试能不能从上面提取到嫌犯DNA。”
他能从雷管上提取到DNA,样能从匕首上提取到,只要上面有。
办法,只能立军令状,保证两个月破案,可惜运气不好,到现在都没抓到凶手。”
“点线索没有?”
“老唐,你上过专案,你熟悉情况。”
到江城需要四个多小时,闲着也是闲着,唐副所长干脆介绍起案情:“当时4号码头晚上很热闹,附近有港务局宿舍区,有海员俱乐部,红极时友谊商店也在那儿。案发当晚,被害人去海员俱乐部参加个朋友婚礼,之后个人骑自行车回市委机关干部宿舍,没想到这是条不归路,再次发现她时已经是具尸体。第个发现尸体是个清洁工,打扫卫生,起得很早,清理垃圾时发现尸体被扔在马路边个水泥浇筑垃圾箱里。们仔仔细细勘查,发现第现场距垃圾箱不远,并且在草丛里找到凶器,把这长匕首,上面有被害人血迹,但没提取指纹。”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唐副所长眼前亮,啪声猛拍下大腿:“那重要证物,应该不会搞丢,可以打电话问问港口分局,让他们找找。也可以打电话问问韦支队,他是当时专案组副组长,肯定有印象。”
当时许多无法侦破案件,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完全有可能破。
韩博追问道:“后来呢?”
“走访询问,组织警力排查,全市有前科,游手好闲,当晚参加过婚礼,有个算个全在摸排之内。走访询问没找到目击者,摸排没发现具有作案嫌疑人,于是顶着压力传讯她丈夫,安排民警去她就读过学校,去她老家,结果无所获。”
“匕首呢?”
“匕首是唯物证,当时把它作为调查重点,不知道问过多少人。是用锯木机锯条自制,之前没人见过谁有那样匕首,这条线也就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