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曾国藩也解有些人对自己大肆诋毁,其中对他诋毁最多,是他同乡左宗棠。这个恃才自傲家伙,可能性格上与他不相融吧,针对他不告而辞回乡之事,左宗棠到处说他虚伪,说他是虚伪无比假道学,回家丁忧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评价,曾国藩听后只能苦笑。个追求完美人总是痛苦,也是压抑,甚至可以说是虚伪,但在曾国藩看来,这样虚伪又是有意义。
在白杨坪那段时间里,曾国藩手边书有《读礼通考》、《五礼通考》,以及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等。对于曾国藩来说,对于道德追求,更多在于截取力量,而不是获取道德本身。道德是“天理”范畴东西,旦连接上,就如同雪山下河流样,永远也不会干涸。除此之外,曾国藩在这段时间重点研读本书,就是《易》。孔子说五十岁之前不可读《易》,这年,曾国藩正好接近这个年龄。随着阅历增加以及内心丰厚,曾国藩更能意识到这个世界神秘性,也觉察到这本上古典籍深藏不露巨大玄机,而他直幻想有朝日能真正诠释其背后谜底。曾国藩经常读《易》到深夜,有时候想得太多,他甚至觉得自己脊椎骨都火辣辣地生疼。山村夜晚寂静无比,静夜中漆黑片,似乎也向他昭示某种神秘。有时候曾国藩走出户外遥望头顶上星空,会不由自主地感慨:这个世界如此井然有序,在它背后,定隐藏着某种控制力。人,是如此渺小,不仅仅自己,历史上每个人,甚至眼前这个世界,都是那样微不足道。但人又是如此伟大,因为只有人,才能觉察到这个世界奥秘,觉察到某种天理存在。人只能是顺生啊,顺应天理,顺应自然。在这个广袤世界,以个人区区能量,又何必去兴风作浪呢?
在白杨坪日子里,曾国藩还喜欢个人待在竹园之中,什也不想,什也不做,就那样听着风吹竹叶沙沙声。曾国藩这辈子最喜欢植物,就是竹子。他喜欢竹子翠绿颜色,也喜欢竹子虚心、挺拔和坚韧。每到个地方,曾国藩总要在自己屋前空地上种上这种南方植物。在京城那些年,因为北方没有竹子,曾国藩总是感到不太习惯,有时会产生莫名失落。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回,曾国藩算是明白其中真正意思。在白杨坪竹林之中,曾国藩有时会双腿盘起,坐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看各式各样昆虫飞来飞去,疏影淡月,清风拂面。如果刚刚下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