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抵达纽约
在这里,有必要援引段李鸿章在1896年8月至9月访问美国接受《纽约时报》记者
采访时
个访谈。在此之前,《纽约时报》
华帮助练兵等事宜。会谈结束后,两人互赠礼品,李鸿章在俾斯麦那本集天下名贤手泽纪念簿上题
几行漂亮
书法。那天,俾斯麦着装极为庄重,胸佩红鹰大十字宝星,头戴德皇所赐
玉冕,手执介圭,腰悬登坛
宝剑。俾斯麦平日
直崇尚质朴,很少如此盛装。
在荷兰,李鸿章受到荷兰女皇
接见,并观看
皇家演出
歌舞,异国情调
歌舞,让李鸿章飘飘欲仙。夜深人静时,李鸿章忍不住作诗
首:
出入承明四十年,忽来海外地行仙。
华筵盛会娱丝竹,千岁灯花喜报传。
在比利时,李鸿章观看军事演习;到达巴黎时,正值法国国庆,李鸿章乘船在塞纳河上欣赏
焰火表演;在英国,适逢英国女王生日,李鸿章拜见
女王,与女王合影留念。对于英国,李鸿章
直百感交集,这个率先以坚船利炮打入中国
日不落国家,是中国陷入灾难
始作俑者。到
白金汉宫之后,李鸿章没有心情作诗,只是在纪念册上提笔写下两行杜工部
名句: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在诗中,李鸿章用瑶池王母娘娘来比喻女王,用出函谷关
老子,也即后来
太上老君来比喻自己。引用这样
诗,不亢,也不卑,倒是非常妥帖。李鸿章把诗逐字逐句地解释给英国人听,让他们逐字逐句地传达给女王。女王听
之后,很高兴,李鸿章也为自己
聪明感到得意。人到老年之后,李鸿章往往是身不由己地喜欢场面上
事,喜欢场面上
热热闹闹,喜欢很多人众星捧月似
围着他,以及人与人之间
迎来送往。
李鸿章在英国
船只到达美国时,正在度假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特地中断休假迎接他。李鸿章
到达在美国引起
轰动,大约50万人观看并欢迎
这位清国重臣。李鸿章参观
自由女神像、尼亚加拉大瀑布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李鸿章还兴致勃勃地接受
《纽约时报》记者
专访,并在教会举行
欢迎会上鼓吹
番中西宗教可以共存
理论。虽然李鸿章并不懂宗教,但那种与事实之间
直保持距离
官话李鸿章还是说得滴水不漏。李鸿章在整个访问期间就像
个二流演员
样,他把自己这场长达好几个月
大戏演得像模像样,颇有风采,竟有很多人对这个来自东方古国
大臣着迷。李鸿章自己也沉醉其中,显然,他对于自己
演出相当满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