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娥回来复命,几名贵妇很愿意与夫君会面,也愿意带上孟娥,对于劝说大将军“招安”流民,她们却不太热心,只是表面上答应试试。
第二天,杨奉找来三名女子,粗手大脚,看样子都是练过武功人,换上侍女服装之后,她们将与孟娥块前往商县。
又过去三天,孟娥等人与数名贵妇离开京城。
东海王也给韩星写封信,可他并不觉得赈济灾民是当务之急,“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开仓放粮、普天同庆,多好,现在赈灾,名声都归给太后和大将军,人家还不情不愿,唉,浪费啊。群读书人而已,值得费这大心事拉拢吗?”
韩孺子也在等着读书人能带来“奇迹”。
“倦侯与都不能离京,大将军不能返京,怎劝说他?”
“想派孟娥去。”
杨奉微微愣,他认得孟娥,知道那是位只擅长武功女子,口才比不上普通人,让她劝说大将军,实在是强人所难。
“大将军个女儿是汶阳侯夫人,与平恩侯夫人交情不错,汶阳侯现在大将军麾下任职,还有几位命妇,其夫都在军中,夫妻分离多日,急盼聚,商县离京城很近……”
杨奉已经明白,韩孺子是要先礼后兵,大将军韩星如愿配合,再好不过,如果拒绝,就只能让孟娥出面,“她个人不行,再给你介绍几个合适帮手。”
国子监与太学师生利用重重关系劝说朝中*员不要阻止赈灾,结果不错,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多管闲事,只有个人例外。
“左察御史萧声已经放出话来,他会尽切所能阻止赈灾。”郭丛来见倦侯,额头上渗出细汗,他确老,跑几步路就已气喘吁吁,“这是他与倦侯之间私人恩怨。”
瞿子晰走过来,拱手道:“倦侯想必已有妙计劝服大将军,可是也需有人代为传话,瞿某不才,请缨前往。”
“瞿先生肯亲自出马,再好不过。”韩孺子大喜。
众人商议妥当,各自散去,回到倦侯府,韩孺子向杨奉问道:“读书人里也出说客,与那些望气者有什区别呢?个讲仁义,个讲天命吗?”
“天命无常,仁义有道,望气者顺势而为,其实是见机行事,不执端,读书人或许固执、或许迂腐,也不乏见利忘义之徒,但是毕竟有所坚持,不肯随波逐流。如果只是争权夺势,望气者可能更有用,如果意在治国平天下,倦侯需要大批读书人,即使他们可能不讨你喜欢。”
韩孺子笑笑,以他现在处境,更多还是争权夺势,可是受杨奉影响,他点也不相信望气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