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哪些故事可信,这是历史学家面临项最基本
任务,因为他们很清楚并非所有
史料都同样可信。就宋朝而言,有些官方文书也未必可信,尤其是言官呈递
奏疏,他们因为职责所在,要将听到
人们对事情
议论向皇帝汇报,即使这些事情并没有其他证据支持。此外,宋朝
文人还撰写
数百部笔记,其中收录
大量
逸闻和随笔,但有
故事并非基于作者
个人知识,而是道听途说,也许是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知识,甚至有可能是在别人
笔记中所见。宋朝人与其他时代或其他地方
人
样,都喜欢有趣
事情,而
些机智
故事就可能十分风趣。因此,有些历史名人
故事也可能经过
修饰,甚至是杜撰出来
。但另
方面,正是由于这些书
存在,
们现在才有可能对很多内容进行讨论,因此,历史学家并不十分情愿将这些书籍
笔抹杀。
在本书中引用
蔡絛
《铁围山丛谈》,是考虑到他
父亲蔡京经常在皇宫内,作为蔡京
儿子,他很可能会知道书中记录
有关徽宗及其朝廷发生
事情。另外
位
多次引用
作者是王明清(1127—1214),他似乎能看到很多徽宗朝
史料,不过,他记录
轶事当然也不是全部可信。同时,
们还应意识到,笔记中
内容也经常会被
些正史引用。因此,对于任何看起来更像是基于谣传而非第
手知识
史料,今天
历史学家必须时刻保留
点怀疑态度。
哪些故事能够接受,哪些不能,没有什万无
失
办法来判定。有时候靠常识就够
,有时候故事与来源更可靠
史料相互矛盾,可以推断它可能是杜撰出来
。例如,某个人物也许不可能出现在他在故事中所处
地点。还有
时候,故事
看就是虚构
,不用有反证就可以直接否定。当然,即使是那些经过加工或凭空编造出来
故事,也有助于
们对当时
理解,因为它们可以让
们看到当时流传
是哪
类故事和谣言。不过,当讨论
对象是真实发生之事时,相关
谣传就不是
个好
信息来源
。
在下文中,列出
不采用这六个故事
理由,其中有
故事还被正史收录,有
则只见于笔记。
还举
些例子,有
是因为涉及比较重要
问题,有
则为
说明此类虚构故事也很可能会被载入正史。
列
例子都是被
些现代学者当作真实史料来用
。
徽宗生日
元朝史料上记载个传言,据说徽宗实际上出生于五月初五,但由于这
天被视为不吉利
日子,徽宗
生日就被改为吉利
十月初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