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t:Housing,Hardship,andHealth,”SocialForces94(2015):295-324。同时参见MarcFried,“GrievingforaLostHome,”inTheUrbanCondition:PeopleandPolicyintheMetropolis,ed.LeonardDuhl(NewYork:BasicBooks,1963),151-71;TheresaOsypuketal.,“TheConsequencesofForeclosureforDepressiveSymptomatology,”AnnalsofEpidemiology22(2012):379-87。
4.另外招是在出手前先调查对方有哪些“资源”。在穷困社区里,面对上门求助邻人,最好拒绝方式是:“无能为力。”但也有“高人”会让你没机会说出这句话。他们不会问,“能载程吗?”而会问,“你车里有油吗?”不会问:“能分点食物给吗?”而会问:“你吃过吗?”如果对方知道你车里有油、冰箱里又有吃,你就很难再找理由赶人家走。穷人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这套生存之道,和政治圈或教育界花费几百万美元发现募款秘诀并无二致。开口要东西是门“艺术”。懂得如何求助——以及相应地,何时伸出援手或拒绝帮助——是在贫困中生存丛林法则。
求社工帮忙也自有套规则。不要客气,因为太客气会被当空气;但也不能太贪心、太积极、太“剑走偏锋”,因为儿童保护服务局会上门来查你。遇到过位爱喝酒女性,三十三岁,是两个女孩妈妈。她说自己酗酒是因为小时候受过创伤。“记得,连当时闻到气味都记得,”她说。“你有看过咨询师吗?”问。“没有,虽然想,但他们问得太多、管得太多。曾有人莫名其妙地跑去加州儿童局检举,他们并没有抓到什把柄,但被人这样侵门踏户……跟孩子说三道四,还是很难受。”要是这位母亲将自己遭遇和用酒精自麻痹经历五十地告诉有关部门,她孩子还能保住吗?她不知道答案,也不准备去弄明白。
5.没有亲眼目睹这段互动,此处根据阿琳转述所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