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修坐在身边埋头写笔记也毫不在意。
马修这个能力和他自己生活经历是离不开。他出身贫寒,父母曾有过被驱逐经历。后来他又认识不少被驱逐、不得不自己动手盖房游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只能研究和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群体。人类学实地调查目,就是要让们通过长时间亲密互动,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要达到这种状态,靠投入、靠执着、靠想象,归根到底靠对生活关怀和热爱。能与街头小贩随意地聊天、和建筑工人轻松地玩笑,是种相当重要能力。如果不培养这种能力,那方法和理论学得越多,你和这个世界距离也许就会拉得越远。
马修能从受访者身上看到自己,在书写时却全然没有提到他自己。全书采用第三人称。这和80年代后期以来民族志书写风格迥然不同。从影响深远《写文化》(WritingCulture)书出版后,把自己写入民族志几乎成人类学家项义务。学者们强调,研究者不是全知全能上帝,们总是以某种具体身份、在某个具体位置上进行观察和思考。所以需要阐明自己立场,说明如何在互动中理解对方。几乎在同时期,西方媒体写作也越来越多地引入作者本人身影。这种情况在中国也相当明显。如果们把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报告文学,和2010年以来非虚构写作做个对比话,“”介入是个突出变化。从“替你看”到“带你看”——作者行踪构成报道基本线索,报道者双目所及即报道基本内容。
然而,由此带来新问题同样不言而喻。读者固然清楚地知道你看到什、你怎想,但是你所见所想,和实际情况究竟是什关系?这些“看到什就写什”写作方式蜕化成种自然主义,没有背景梳理、没有系统分析、尤其没有对信息可靠性、代表性、局限性做检测。信息碎片化、感官化。调查者固然不是全知全能,但这并不意味这世界就无法被系统客观地分析;调查者不能被视为调查对象代表,但是调查者不能就此推卸向公众提供可靠信息责任。
造成这个问题原因,仅仅是们在后现代认识论轨道上滑得太远吗?人们般认为《写文化》代表人类学学界内部反思和转化。但是媒体、甚至文学界在同时发生类似变化,说明背后可能有更普遍也更深刻原因。80年代后期北美和当下中国有个相似地方:具体矛盾复杂多样,个体焦虑凸现,但是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