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正确剂量,就能极为轻松地得到。这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秩序都是实际存在威胁,也正因为如此,各国才会坚持对生化犯罪发动场血腥而无望战争。
国家希望管控用生物化学追求快乐幸福手段,定出“好”与“坏”标准。这里原则很清楚:如果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经济增长,这样生化操作不但被允许,甚至还应得到鼓励(例如能让多动学龄儿童平静下来,或是能让士兵迫不及待投身战役)。如果威胁到稳定和增长,这样生化操作就要被禁止。然而,每年都有许多新药从各大学、药厂及犯罪组织实验室中诞生,国家与市场需求也不断变化。随着用生化来追求快乐脚步逐渐加速,其对政治、社会和经济也将有所影响,并越来越难以控制。
使用药物还只是个开始。实验室里专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以更复杂方式操纵人类生物化学,例如将电流刺激直接送至大脑特定部位,或是用基因工程控制人类身体蓝图。不论确切方法是什,要通过生物操纵方式得到幸福快乐并不容易,因为这其实改变生命最基本模式。但话说回来,战胜饥荒、瘟疫和战争,在过去又岂是易事?
*
究竟人类该不该花这大心力来追求生化快乐,至今没有定论。有人会说,快乐这件事根本没那重要,要说个人满意度是人类社会最高目标根本是误导。有些人可能认为快乐确实是至善,但对于生化认为快乐只是身体愉悦感觉则很有意见。
在大约2300年前,伊壁鸠鲁就曾警告门徒,无节制追求享乐带来很可能是痛苦而非快乐。公元前几个世纪,佛家甚至还有个更激进主张,认为追求快感正是痛苦根源。这种感觉只是种短暂且毫无意义感受。得到快感时,们反应不是满足,反而是想得到更多。因此,不论们感受到多少幸福、兴奋感觉,也永远无法满足。
如果认定快乐就是这些稍纵即逝快感,并且渴望得到更多,就别无选择,只能不断追求下去。好不容易得到之后,快感又很快消失,而且因为仅有过去快乐回忆并不足以令满足,所以又得从头再来。像这样追求,就算持续几十年,也永远无法带来任何长久成果;相反,越渴望这些快感,就会变得更加压力重重、无法满足。想得到真正幸福快乐,人类该做并非加速,而是放慢追求快感脚步。
佛教对快乐看法,与生物化学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都认为,快感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如果人类只是渴求快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