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更早文献《孟子》里也有类似记载。
9《论语·为政》。
10《论语·八佾》《论语·乡党》。
11《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2《论语·泰伯》:“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个诸侯国。那时没有诸侯敢和王室作对。到东周,王室丢掉关中,势力大减,但周王精神领袖地位还在,仍是各诸侯国名义上至尊。有些强大诸侯,比如齐桓公、晋文公,就倡导“尊王攘夷”,联合诸侯打击那些公然不服从王室小国。所以春秋周王室,可以说是“有形式,没内容”,没人公然否定王室权威,但列国内部、列国之间事情,王室已经无力管理。新国际秩序应该是什,需要各诸侯国自己摸索。
从西周到春秋数百年里,周人那些最亲密诸侯国(包括姬姓和姜姓)慢慢发展壮大起来,把自己周边很多原住民小国给蚕食、吞并,这些亡国国君家族,都变成诸侯国里异姓贵族。
但另方面,也有些原住民国家强大起来,开始不服从周朝统治秩序,甚至梦想自己能取代周朝。比如南方楚国,它国君就称王,表示自己和周王是平等,比所有诸侯国君都高。再晚些,东南方吴国、越国也称王。这完全不符合周人政治秩序,所以中原国家官方史书,如鲁国《春秋》,直把楚国国君写成“楚子”。哪怕有时候鲁国投靠楚国,但表面上这套政治立场不敢丢,这是春秋中原国家“政治正确”。
1见《礼记·王制》。
2《礼记·曲礼上》。
13《论语·先进》。
14《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bao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15春秋贵族
3《左传·襄公三十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
4《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6《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要(腰)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7《论衡·物势》:“孔子畏阳虎,却行流汗。”《论衡·言毒》:“孔子见阳虎,却行,白汗交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