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不像后世。那孔子这些老乡亲们为什愿意学文化?
其实是很现实考虑:改善生活。像孔子在季孙家工作,当个小工头,或者管点儿最基本财务账,这类事情,眼高手低贵族子弟般不愿意干,但大字不识没文化老乡也干不。孔子教他那些亲戚们学文化,是学最基本认字、算数技能。有这点文化基础,再加上孔子在季孙家积累人脉关系,就能给老乡们找份临时工,这比当农奴种地轻松,收入也高。
老乡们很现实,看到这个好处,才愿意跟着孔子学文化。孔子呢,方面是靠这个挣点学费收入,另外也是提携老亲戚家年轻人,给他们个改善生活机会。这样帮手就多,能把季孙家工作干好,自己面子上也有光。孔子对自己学生“找工作”前景很自信,他说,要是跟学上三年,还找不到份挣粮食工作,那才是怪事呢(那时工资都是给粮食实物)。12
孔子教育事业,和他弟子团队,就在“社会需求”夹缝里这起步。他教这些早期学生,主要是“职业教育”,最实用知识,还不是“六经”那套高深学问。
当然,孔子到晚年,官做得大,学问高,名气也大,就能招收身份比较高贵族子弟当学生——大半也是家道中落小贵族。孔子晚年总结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13“先进”是早年收学生,他们都是不懂礼乐下层人、野人;“后进”是晚年收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地位都高得多,所以是君子。
不过孔子紧接着说:“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如果要起干点儿什事话,还是信任早年那批学生。因为他们都是老乡亲、老亲戚家孩子,绝对可靠。
从西周到春秋,“野人”都是乡野之人、下层农奴意思,他们是周人征服地区原住居民。周人分封来贵族统治者,都生活在有围墙都城里面,叫“国人”(这个国是狭义国都),当然,统治阶层都繁衍得比较快,人多之后,又形成另外些都邑。
孔子早年还有个著名弟子——子路。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当初是个街头另类少年,头戴插满雄鸡毛帽子,胸前挂着野猪皮护甲,挎着刀子,到孔子家找事。大概是听说孔子开学授课,要收保护费,没想到孔子是个大块头,不好惹。后来跟孔子打交道多,觉得学文化这条路更有前途,就拜师投在孔子门下,还娶个老颜家闺女,跟孔子成姻亲。子路和他妻兄(大舅子)颜浊邹,都是孔子最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