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之前有人讨论是不是要开城投降时候,掌握大权驷氏族立刻以“谈降则为国贼,皆可杀”大义名号,杀死提议投降些人。
郑君乙没参与当年政变,可最终还是因为弑君之人立起来,魏韩讨伐名义中也有这条,郑君乙是希望抵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利,现在天下已经乱,墨家加快天下
“与魏韩,尚可谈,至少还守礼。与民众,不可谈,泗上众国就是例子!”
“到时候社稷危亡、宗庙倾隳,这是不能不考虑啊。”
这些话,正说到郑君乙心坎中。
这也正是驷子阳之乱后这多年,郑国直没有和墨家这个有非攻、大不侵小之义组织联系原因。
正如近臣所言,驷氏族誓死保卫郑国,是因为爱他忠君吗?
是最完美结局。
确,从侯伯到大夫、从国之君到国之封君,这是往下走。
可若是现在投降,或者不组织民众被魏韩攻下,不但连大夫都当不上,很可能被审判以弑君之名杀死囚禁。
若是完全将民众交给墨家让他们组织起来,那薛、费、滕等泗上诸侯就是个例子,到时候民众崛起,索要东西就越来越多,还能剩下什呢?
那近臣又道:“君上,为您臣子,所富所贵,皆出于君上,所以才为您考虑。”
不是,驷氏族也只是为本族利,为各自命。
郑君乙不是被杀繻公儿子,而是繻公侄子,本来这个君位也是捡来,也算是半个傀儡。
当年幽公和韩国作战,被韩人所杀后,驷子阳以复仇为名登上相位,立幽公弟弟繻公。
后来驷子阳被杀,繻公随即也被驷子阳余党所杀,便立他为郑君。
那次郑国政变死太多人,太多家族被屠灭,七穆中其余六穆力量还很强大,分裂出去,可以说驷氏族是魏韩最不可能接受投降批人,所以他们才死战。
“驷氏族不降,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旦破城,其余六穆之辈必要杀戮他们以复当年政变之仇,他们可不是爱您忠君啊。”
“郑城虽大,嚯嚯数万,可真正为您利所考量又有几人呢?”
“庶民之辈,狼子野心,贪婪无厌,民众是养不熟狼子。”
“您今日答应墨家,守城时候拆除民众房屋要赔偿,那明日他们就会索要土地、权力、以及墨家所言平等、尚贤、制宪之类切,哪里会有止境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庶人不知礼,心中只有利,却无义。不知感恩,不知忠信,他们才是您最大敌人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