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司马所思索,他相信魏韩贤人样也可以思考清楚。
中原防墨同盟基础,是泗上崛起威胁,但除此基础之外,郑国也是个绕不开问题。
郑、宋这两个晋楚争霸缓冲国,如今宋国已经丢,好在没丢在晋人手中。
那,楚魏韩在中原防墨同盟,就得保证郑国独立、依旧是个缓冲国,各国不得干涉不得侵占。
楚国可以放弃大梁宣称、承认魏韩占据郑国土地,以此作为真诚态度,换取魏韩在中原防墨同盟上致,但却不会包括郑国分于魏韩,使得楚国在榆关布防如同在替魏韩守边境,而且随时可能被背后捅刀子未来局面。
对墨战区联盟,锁住墨家在中原方向发展。
砀山围城战墨家干脆利落地结束,为传播“理性精神”,将砀山之战各种经验传于天下,让楚大司马也看到些别人未必看得出东西。
砀山之战打却是简单漂亮,坚固城邑半月攻破,但前提是至少五倍步兵、两倍炮兵、超群工兵,这还不算若是有外援需要预留打援部队情况。
换而言之,三倍兵力,不足以攻城。
那,如果雍丘、大梁、阳夏、襄陵线修筑坚固城邑棱堡,陈蔡之师、大梁军团、黄池军团共约十万在此防守,等同于墨家将会失去最善于机动、绕后、调动战法。
譬如阳夏,主力在后,留守万余,墨家想要攻,便要集中几乎全部主力,这期间只要能够保证盟约奏效,集结在中原地区三国野战主力出兵,墨家处境就很危险。
如果不攻,而是继续直插后方寻机决战,那墨家又至少需要留下万人部队围城,防备城中部队切断补给线。
那样话,就等同于墨家失去绕后外线调动能力,数万人还要分兵围城,哪里还能威胁到各国所必救呢?
火药、几何学、砀山围城战……这几样东西出现,其实已经改变天下战术,逼迫着各国改变战法和军制,改变以往两军会战天见胜负战争模式。
修堡垒、新城防、边境防守、百里后屯兵、城守疲敝野战之敌方式已经悄然影响到各国对于战争艺术变革思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