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弱点头道:“以天下论,是这样。以费国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有人希望虚君制法、有人希望国人议政共和、有人甚至希望将费多分小国寡民各行其政以自治……”
孟胜笑道:“但有人站出来说,如今制度不可动摇吗?”
徐弱恍然道:“这倒是没有。”
孟胜道:“那就是。你见过做陶器工匠吧?做陶器要分很多步,第步要把坚硬陶泥挖出来砸碎加水调和,然后便要想是做陶碗、陶罐、还是陶釜?”
“现在争端,是做陶碗还是陶罐。但对于打碎原本陶泥加水调和这件事,是没有纷争。”
小茶肆这场斗殴事件,很快传到费国都城内墨家据点之中,这让徐弱有些看不太懂。
孟胜既在,徐弱便去请教。
“您以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以为,这种情况之下,民众应该先该考虑制法、制度、变革这些细节,然后再去考虑玄妙道义。是这样吗?”
孟胜微笑,反问道:“既要说制法、变革,那制法理由是什呢?变革理由又是什呢?”
“分不清出道,就不能够推演出术。变革理由,是君主怜悯来行仁政?还是制度本身就该为众人之利?变革是本分?还是怜悯?仁,到底是爱人?还是爱己?还是如道家所言仁义出而天下乱?”
“墨家……要做陶罐。那们就要掌握主导权,说服那些想做陶碗去做陶罐,或者是先和他们起打碎陶泥调和泥水,剩下之后再说。”
徐弱叹息道:“
“这些看似无用东西,是可以不去分辨清楚吗?”
这对于徐弱而言,是个不需要仔细考虑问题,他连忙道:“道理是这样道理,是可以明白。可是,现在这样争吵,难道不会分裂民众力量吗?”
孟胜点头道:“所以,适说,要求同存异。也说,这利天下之事,要以墨家为主导。子墨子言,上古之时,千人千义。就算是利天下,不同人也有不同主义,以此依托,理性地去勾画天下将来是什模样。”
“凡事,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义也样。老聃之言,对们墨家而言,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仲尼之说,子墨子也曾经常夸赞。符合们义,便吸收、改造;不符合们义,就该去除。”
“天下只能有种主流之义,所以要尚同,否则天下必将大乱。这同,是文字、语言,还有义。否则话,赵人有赵人义、楚人有楚人义,正所谓非族类其心必异,这族类可以异,这义也样可以异。天下不尚同,便会分崩离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