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偶尔还会拿给他看。菲茨杰拉德对作家同僚仁爱之心几乎令人不可思议,毕竟文学界竞争向来激烈。有人怀疑,他在别人生涯里下注其实是为满足自己自尊心,但是多数人觉得他动机很纯粹。约翰·多斯·帕索斯早年就认识菲茨杰拉德,他曾写道:“他对别人作品慷慨而无私。”[72]
1924年秋天,菲茨杰拉德决定把他慷慨分给海明威些。他偶然读到《在们时代》(inourtime),于是毫不耽搁地给柏金斯写信,说柏金斯应该去找位住在巴黎美国作家,叫“耳欧内斯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把Ernest拼成Earnest,然后又把a画去),他刚刚出版本不起书。
“他真有两下子。”菲茨杰拉德说。[73]
既然菲茨杰拉德认准海明威,说明他很可能看到海明威作品中闪烁商业价值:终于,从格特鲁德·斯泰因和埃兹拉·庞德圈子里走出位普通美国读者也能欣赏得实验作家。斯泰因那本《美国人成长》(TheMakingofAmericans),菲茨杰拉德抱怨它近乎“完全让人看不懂”[74]。(柏金斯赞同他看法:斯泰因风格精彩、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他怀疑“没有或者少有文学雅兴读者,可能不会对她文风有耐心”[75]。)海明威就完全不同。
虽然海明威多年来都在读菲茨杰拉德书和文章——他那代人无不如此——但其实他从来没有见过他新守护神。而且对于菲茨杰拉德作品,他似乎也没有什溢美之词好说。
“欧内斯特似乎对菲茨杰拉德早期作品不置可否,”海明威在《多伦多星报》同事莫里·卡拉汉回忆,“也不是他不愿意表达观点……他明确地讲过,菲茨杰拉德没有什令他激动之处。”[76]
看来海明威是少数派。自从5年前菲茨杰拉德凭借自己首秀之作在文坛炮打响,他越发多产,赞誉越来越多,名声也愈加响亮。他出版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部长篇《美与孽》(TheBeautifulandDamned)还被拍成电影。《人间天堂》也有被改编成电影打算。单是在1920年和1921年,就有三部电影是由他短篇小说改编。[77]
“任何在巴黎人,做梦都想不到个作家能赚那多钱。”旅居诗人阿奇博尔德·迈克利什曾说。[78]
就好像这样成功还不够振奋人心,菲茨杰拉德还获得最令人垂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