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种精神。
不管你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教授还是普通人,人都应该有种精神。为什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物质坏可以再造,精神坏就无药可救。抗战为什会胜利?论物质和枪炮,跟人家无法相比。中华民族子子孙孙,就是坚决不当亡国奴,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华民族坚强地屹立在东方,想这就是精神力量胜利。们国家要发展,就靠这个精神。们还得有这点精神,始终有这种精神,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这多人来到敦煌,守护莫高窟,每天都要和佛经、佛像照面,他们精神来自对敦煌石窟艺术热爱和对这份事业执着追求。这个追求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和佛教徒信仰非常相似,因为这也是个需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需要不断超越、获得智慧过程。
佛教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如果从佛教“布施”角度来看话,敦煌莫高窟保护事业,超越世俗名利,在困境中保持从容,也是种“法布施”和“无畏施”。敦煌在西北荒漠,远离城市繁华。莫高窟是片净土,是不可复制人类遗产。在此工作人肩负文化使命,需要很高修养,有为有不为,是为“持戒”;莫高窟人坚守着大漠,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受到指责,有时还可能要应对不公正和不合理待遇,是为“忍辱”;凡是对莫高窟有利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是为“精进”;画家们几十年如日地临摹壁画,专注于线条和笔触,以守不移心态应对快速发展世界和外界诱惑,是为“禅定”;博览群书、提升学识、涵养心性、磨炼心智、度化方便、圆通万事,从个体人生无明和烦恼中走向智慧和觉悟人生,不正是“般若”境界追求吗?
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是个漫长过程,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这不是几代人、几十年所能完成事情,需要世世代代不断地为它付出,不断地努力。这个事业是艰巨、复杂、带有挑战性、永远没有尽头事业。
莫高窟人墓地在宕泉河畔
莫高窟人墓地在宕泉河畔,那里安葬着常书鸿、段文杰两位老院长,还有敦煌研究院早期同仁。每年清明,全院上下都会去宕泉河畔扫墓。
第个安葬于宕泉河畔是李仁章,他是位年轻雕塑家,曾经在延安鲁艺任教,研究所把他借调来临摹莫高窟唐代洞窟雕塑。1964年,莫高窟南区崖体和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